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这为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确了目标和方向。精准扶贫必须牢固树立“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理念。精准扶贫要求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同时,精准施策,花大力气解决贫困人口增收难、行路难、住房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等系列民生难题,让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能够平等享受基本医疗、基本养老、教育、住房和康复等服务,早日走出贫困深渊,实现共同富裕。

材料二:近年来,广东省某市积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将加强自主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来抓,重点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特色经济,形成了东部高新技术、北部传统优势工业、南部加工出口工业的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政府发挥科技、资金等资源的优势,支持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几年的努力,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得到增强,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党和政府是如何进行精准扶贫的?

(2)结合材料二,从“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角度,分析广东省某市是如何开展建设创新型城市的。

 

(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党和政府在精准扶贫上要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党和政府在精准扶贫上必须牢固树立“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理念,以推动扶贫工作的开展。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党和政府在扶贫问题上要做到精准施策,花大力气解决贫困人口增收难、行路难等系列民生难题,走出贫困深渊,实现共同富裕。④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认识有利于促进实践活动的发展。党和政府在精准扶贫上必须牢固树立“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理念,以推动扶贫工作的开展。 (2)①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广东省某市将自主创新作为中心环节来抓,重点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②坚持联系的观点,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某市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特色经济,形成了东部高新技术、北部传统优势工业、南部加工出口工业的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同时政府支持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开展建设创新型城市。③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积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将加强自主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来抓,就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要树立创新意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某市注重研究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新思路,不断开创新境界。(可补充其它答案,言之有理,皆可给分。如: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析】本题以我国实施的精准扶贫与广东开展的创新城市建设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唯物论、认识论以及辩证法的相关哲学原理的理解运用能力。该题命题指导思想是重视基础、回归教材、重点知识重点考,基础技能重点考,学生薄弱环节重点考。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党和政府是如何进行精准扶贫的。考生首先要明确,“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其包含唯物论与认识论两大块的内容,唯物论方面,主要考查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以及规律的客观性等相关知识;认识论方面主要考查了认识的来源、作用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从“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角度,分析广东省某市是如何开展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本题难度稍大,考生组织本题的答案需要对哲学生活第三单元的相关知识有强大的整合能力。本题中着重考查了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以及创新观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联系材料, 结合哲学基本问题的知识,剖析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性。

 

查看答案

“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著名文学家、词作家、剧作家阎肃一生的追求和奋斗告诉我们

①一切言论行动要以合乎人民利益为最高标准和价值追求

②只有接受逆境严酷考验不断砥砺自我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③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就会取得事业的成功

④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价值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我的梦想,在每个醒来的早晨敲打我的心房,告诉自己成功的道路还很漫长……所有经历风雨的温柔与坚强……今天我终于站在这年轻的战场,请你为我骄傲鼓掌。”励志歌曲《年轻的战场》启示我们

①需要有坚定的信念        

②应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需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16年1月27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其连续13年聚焦“三农”。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发展,我们要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完善惠农政策。这表明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②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农村变革和发展的先导

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④要把群众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16年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三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文件要求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指导,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从唯物史观看,这体现了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④树立群众观点,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