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16年冬进入取暖季以来,东北多个地区又遭十面“霾”伏。强雾霾事件既有气象原因,更有污染排放等人为原因。
材料二:《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尊重自然,呵护自然,人与自然相协调,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各地情况不同,在发展速度上需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要用铁规、铁腕来强化污染治理,全民积极行动起来,用零容忍的态度攻克污染防治问题,才能守住碧海蓝天,保卫人类唯一的家园。
(1)结合上述材料一,运用“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分析建设“生态文明”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规律客观性原理”说明我们在发展过程如何更好守住碧海蓝天,保卫人类唯一的家园。
文化交流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在国际交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对外交往中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积极主动做好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好地感知中国、了解中国。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文化优势,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把一个文明进步、开放包容、繁荣发展的中国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要以永远做学习大国的姿态,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促进当代中国文化实现更大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怎样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
当前,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文化创作缺乏核心理论指导,文化信仰有所缺失;山寨乃至照抄照搬外国文化,不顾中国社会现实;学术民主、文艺民主氛围差,缺失活力和自信等等。
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解决上述材料中的问题。
下边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 要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
B.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C.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D. 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016年,自然灾害频发,全球经济“伤不起”。自然界再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依据是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②人类社会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③自然界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运动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根本出发点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句诗蕴涵的哲理是
A. 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无条件
B. 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
C.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D. 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