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月3日,教育邵下发通知,要求将教材中“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月3日,教育邵下发通知,要求将教材中“8 年抗战”的表述改为“14年抗战”。

抗日战争是以8年算,还是以14年算?一直以来,是历史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这两种一直在不同场合、不同角度、不同语言环境下使用。2011年,在纪念九一八事变80周年时,《人民日报》刊登社论,提出了“14年抗日战争”的概念;2014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指出:“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这是对历史最客观、最公允、最权威的评价。

铭记历史才能不忘过去,勿忘国耻才能正视未来。中国修正历史教科书,确立"14年抗战”,让孩子们从教科书上更全面了解残忍的侵略者罪行,了解数以千万计的伤亡将士与

同胞的惨烈代价,了解亡国灭种的命悬一线和漫长抗战,才能更敬服慷慨赴死的先烈,对那些迹近无耻的手撕鬼子、裤裆藏雷抗日神剧也才能更有抵抗力和辨别力。在对每一段历史的记不遗忘中,中华民族的道德勇气、贲张血性与和平愿望,才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不屈不挠地永远留存于中华民族壮丽史诗的字里行间。让先烈们死得光荣,中国才能生得伟大。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历史学者对抗战年限有不同认识以及我们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将教材中“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3)回溯悲壮史实,是要以史为鉴,擎起理想信念的火把。请你写一句心里话,告慰抗日英烈的在天之灵。(15--30个字)。

 

(1)①由于历史学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8年抗战”还是“14年抗战”有不同认识。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14年抗战”的表述更客观、全面地反映了抗战史实。 (2)①有利于全面展现抗日战争的历史,让人们真正了解抗战的艰辛,敬仰先烈,自觉传承革命精神。②有利于增强辨别不同性质文化,抵御抗日神剧等不良文化污染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加理性、深入地理解抗战精神。③有利于中华儿女牢记国耻,激发爱国主义、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积极参与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 (3)答案要紧扣主题,传播正能量。例如: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勤奋学习,强我中华;继承先烈遗志,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 【解析】本题以教材中“8 年抗战”的表述改为“14年抗战”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点出了要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培育民族精神这一主题。试题从《文化生活》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真理的客观性、认识的反复性、伟大的民族精神等知识点,着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本题考查认识论的知识,设问指向历史学者对抗战年限有不同认识以及我们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的原因,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思考。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所以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故历史学者对抗战年限有不同认识,我们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 (2)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将教材中“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解答时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运用弘扬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提高辨别眼力、增强抵御能力、传承革命精神等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3)本题是开放型题型,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发散思维能力,是一道限制性开放式问题。它宣传正面积极的理念,应该遵循思想政治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倡导性原则。设计既要有听觉冲击力,更要有心灵震撼力,能让人易懂、易记、难忘,不能啰唆、含糊,应避免用长句、拗口之语。在整体上,广告设计要符合简洁、精练、健康的原则。回答时围绕“告慰抗日英烈的在天之灵”进行设计。 【点睛】原因类解答题解题技法: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分析……的原因”“……的依据是什么”“……的意义是什么”等形式呈现,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关键信息的能力。一般分值为8分左右。直接问“分析……的原因”“为什么……”“……的依据是什么”。这种题型要指出教材中的理论原因,还要分析其现实意义,有的还要回答不这么做的危害。另外要注意高考政治的时政性,即最新的时政术语。考生要审好题,明确设问中的主体和知识范围,让后结合材料一一回答。回答本类型的试题要注意以下几步:审设问定范围、想理论调知识、读材料找关键、想语言写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项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

材料一  2017年2月7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中国正式启动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战略。

《意见》指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走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责任主体,要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相关综合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前提条件,对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要实行终

身追责。

《意见》要求,依托国务院有关部门生态环境监管平台和大数据,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监测数据集成分折和综合应用,强化生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全面掌握生态系统构成、分布与动态变化,及时评估和预警生态风险,提高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决策科学化水平。

《意见》还明确,有关部门要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常态化执法机钊,定期开展执法督查,不断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及时发现和依法处罚破坏生态保护红线的违法行为,切实做到有案必查、违法必究。推动生态保护红线有关立法,各地要因地制宜.出台相应的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地方性法规。

材料二    某县按“北农南工”的思路,将工业布局在县城南部,北部以生态保护和农业生产为主,县政府提出了用全县5%的土地创造95%的财政入的目标。为此,全县所有工业都集中布局到了星沙等少数镇,企业在工业园区内集约发展,单位土地面积的GDP产值较高。同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保证了北部农业镇财政经费,促进其开展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这个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对不同的环境资源进行准确定位:适合工业开发的区域,高效使用;适合农业生产的区域,规范管理;需要保护的区域,纳入红线范围禁止开发。该县的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矛盾。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将生态保护红线战略落到实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该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能够实现和谐统一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图漫画《植数(树)》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坚持辩证否定观,勇于创新

②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④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顶工作的前提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查看答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2017年2月3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指出,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好农民工欠薪问题,是增加农民工打工收入、增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办公厅就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派出督查组,赴部分省区开展实地专顶督查。从唯物史观看,党中央、国务院这样做  是

①为了巩固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②因为农民工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坚将走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真实写照

④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的具体体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查看答案

通过发展旅游业来保护传统村落是一种较好的方式,但也带来传统村落“变味”的尴尬。当前,如何把传统村落保护的文化逻辑与旅游业发展的经济逻辑有机统一起来,是传统村落保护中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上述材料表明

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物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④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_之中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这是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引用的一句话,这句话出自《淮南子.主术训》。下列句子与这句话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A.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B.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C. 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

D. 高树靡阴,独木不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