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解析题。 2016年10月25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正式发布,...

材料解析题。

2016年10月25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提出了今后15年我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开启了建设健康中国新征程。

材料一 《纲要》提出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统筹社会、行业和个人三个层面,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强大合力。《纲要》指出要推动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卫生计生、体育等行业要主动适应人民健康需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要素配置和服务供给,补齐发展短板,推动健康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要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引导形成自主自律、符合自身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控制影响健康的生活行为因素,形成热爱健康、追求健康、促进健康的社会氛围。

材料二 《纲要》提出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强各部门各行业的沟通协作,形成促进健康的合力。全面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系统评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对健康的影响,健全监督机制。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加强社会监督。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意义,并分析说明我国应该怎样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和公民应该如何形成健康的合力?

 

(1)意义:①有利于加快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②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角度) 做法:我国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实质就是从生产和需求环节发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1分,如学生答出“实质”可给一分,本问总分不超8分)①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我国应通过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健康需求为牵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②生产决定消费。我国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要素配置和服务供给,推动健康产业转型升级,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的同时带动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健康红利”。 (2)政府:①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畅通公众参与渠道,以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强大合力。②履行政府保障基本健康服务需求的责任(社会建设职能),进一步推进健康相关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③推进健康相关部门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等制度参与公共政策制定;通过舆论监督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树立高度的主人翁意识,积极推动”健康中国“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 【解析】此题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为背景,分别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角度,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政府的职能、依法行使权力、自觉接受监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知识。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 (1)此题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题,设问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设问有两小问,第一问设问的方向是说明我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意义,属于意义类试题。解答本题要从材料中把握“健康中国”的内容并且找到相应的理论分析点。根据材料“推动健康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要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可以考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促进社会公平。本题的第二小问设问的方向是分析说明我国应该怎样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设问的关键信息“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实质是分析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一方面分析生产决定消费,另一方面分析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并分别联系材料说明。 (2)此题考查政府的职能、依法行使权力、自觉接受监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知识。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题,设问的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设问的方向是“说明政府和公民应该如何形成促进健康的合力”,属于措施类试题。涉及到两个主体,一个主体是政府,可以根据对课本和材料的理解确定理论分析点,比如关于政府的职能、依法行使权力、自觉接受监督等知识。一个主体是公民,可以根据对课本和材料的理解确定理论分析点,比如关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知识。最后综合以上信息即可作答此题。 【点睛】“怎么办(对策)类”主观题 【解题思路】: 1、抓住主体。解题最关键的是明确谁是措施的实施者,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在表述措施的时一定要注意各司其职,切记不要越俎代庖,最后别忘对措施进行综合。如:党、国家、政府、国家机关(权力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暴力机关)、政协、不同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劳动者、个人等。 2、解答这类题目时采用定点法。 一是从教材找方法。 即联系主体在有关问题上的相关知识。 二是从材料中找方法。注意找材料对应的知识,如技术水平低的反面就是发展高新技术;失业现象的反面就是扩大就业等。 三是从当前时政热点和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方法。 3、万一不会做,教你一绝招:改写材料,别留空位。改写材料,但不能照抄,要有条理重新整理组合,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若留空位,必得零分。 4、从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的问题,一般要侧重于方法论,原理不用过多表述,但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谈,要体现哲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要求。 5、解答此类题目与意义(影响)类题目一样,尽量做到点多面广,知识点越多越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学意境和数学观念有相通之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吻合数学“对偶理论”;“孤帆远影碧空尽”是极限概念的文学表达。“创新人才培育要重视学科间衔接”的唯物辩证法依据是:(    )

A. 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 要把握人为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C. 把握系统和要素的关系要立足要素

D.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查看答案

近日,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在与韩国棋王李世石的围棋对决中,以4∶1取胜,成为人们关注和谈论的焦点。有专家预言人类2、0时代即将来临,人脑终将结合电脑,人类应学习如何驾驭智能机器人,携手进入新人类文明时代。以下对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创新”

B. 人工智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某些功能是可以超越人类的

C. 人工智能虽然也有思维,但主导权仍掌握在人类手中

D. 矛盾具有同一性,人类和机器人可以合作共赢、共创未来

 

查看答案

1916年爱因斯坦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是由于条件限制,一直没能获得真实的数据来支持这个论点。2016年,美国科学家借助设在加州的激光干涉仪引力波观测站(LIGPO)不仅证实了引力波的真实存在,而且还对引力波的发出源进行了探索,证明是130万年前两个巨大的黑洞猛烈撞击并融合所产生的。材料表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真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最近,科学家找到了操控小鼠特定记忆的方法。他们用激光束来照射小鼠脑部,触发神经细胞,既能删除其存在记忆,也能植入原来没有的记忆。但是,这项技术要应用于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治疗仍然存在许多困难。这表明(  )

①生物的反应形式有其特定的物质基础   

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追求真理造福社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④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同样不可避免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告诉我们,文化自信( )

①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

②是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基础

③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

④寓于中华民族精神和先进文化之中

A. ②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