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总量×平均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假如某国流通...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总量×平均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假如某国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3 000亿元,由于大量商品涌入该国,待售商品总量增加50%。为了保持该国商品平均价格水平的稳定,下列说法可行的是(  )

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保持不变,货币的供应量应减少1 500亿元

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保持不变,货币的供应量应增加1 500亿元

如果货币的供应量保持不变,货币的流通速度要提高50%

如果货币的供应量保持不变,货币的流通速度要降低50%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B 【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商品价格×待售商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由此可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因为待售商品总量增加50%,因此,货币供应量也应该增加50%也就是货币的供应量应增加2500亿元,货币的流通速度要提高50%,①④选项说法正确。②③选项说法不正确,排除。 【考点定位】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 【名师点睛】纸币发行量与纸币贬值率、商品价格的计算。 (1)纸币贬值幅度=(纸币的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 (2)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商品的价格与货币本身的价值成反比。 现在商品价格=原来商品的价格/(1-x%),x%为货币贬值的幅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5年3月16日建行(伦敦)的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成为首家在欧洲获得RQFII牌照的中资机构。这意味着以后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消费者能直接用人民币“海淘”国内企业能直接用人民币开展跨境业务。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能够减少因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标志着中国开始在国际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减少汇兑环节为消费者提供方便    

削弱了美元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6年8月赵先生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一套34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8万元然后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26万元和利息9.8万元。在这一购房过程中房价34万元、首付8万元、支付利息9.8万元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A. 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B. 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D. 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查看答案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心境气质新的经济形态,以“互联网+”这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为代表)。

材料 为更好地促进新经济发展,国家发改委组织调研组于2016年4月13-15日赴深圳市开展系列调研活动。在深圳期间,调研组分别召开深圳市有关部门、研究院所和企业座谈会,赴华为公司等企业和园区进行实地考察。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听取有关方面对国家加快培育新经济的意见和建议,深化了对发展新经济的认识。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对国家发改委的做法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材料一 核桃作为“干果之王”,其营养价值自古以来为人们所公认,在民间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竞争的加剧,“用脑过度”日益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补充大脑营养不可或缺。河北养元智汇饮品公司开发的“六个核桃”采用自创“5·3·28”核桃饮品生产工艺,以雄厚的科研力量来为产品的营养价值“背书”,以“安全、好喝、健脑”的内在品质,“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的品牌诉求,著名主持人陈鲁豫担当代言的外在形象,缔造了中国饮料史上飞一般的销售传奇,连续多年全国销量领先。

材料二 传统中医推崇“以形补形”理论,核桃形似人脑,作为营养佳品被广为食用。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六”寓意“顺利”,“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六个核桃倡导的顺文化就是从“六”这具备象征意义的量化的概念而来的。河北养元智汇饮品公司正主力打造顺文化,树立行业领先地位。结合传统文化六六大顺、万事如意、吉祥如意的祝福,赋予六个核桃诸事顺利的“顺”的内涵,以此打造送礼送“顺”的消费理念,成就六个核桃的礼品市场。

运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河北养元智汇饮品公司成功的经验。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天文气象历法。它是中华民族经验和智慧的结晶,非常准确地反映了季节的变化与农事活动的关系,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虽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黄河流域,但由于它能反映农时季节,便于人们安排农事活动,便在全国各地流传开来。各地在应用过程中,结合本地区气候情况来安排农事,充实和丰富了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使二十四节气在各个地区都得到了灵活的应用。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成为中国和世界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有专家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希望有更多的文化产品申遗成功,避免某些发源于中国的文化遗产被他国“抢注”。

(1)结合材料,从唯物论角度,说明“二十四节气”的科学性。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探究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3)“二十四节气”的成功申遗只是其保护的阶段性成果,它的保护、传承、利用与弘扬应是全体中国人长期、艰巨、共同的任务。请你为“二十四节气”的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利用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