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资本的缺乏使许多国家奉行侧重鼓励出口政策,以积累外...

材料一: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资本的缺乏使许多国家奉行侧重鼓励出口政策,以积累外汇储备。然而,一旦对外贸易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量,该国经济发展受世界经济影响必须就会较大。

材料二:针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我国十二五规划强调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定了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强创新能力,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等五个重大措施。同时,针对通胀压力,适时调整了经济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1)材料一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什么道理?

(2)材料二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

 

(1)材料一体现了辩证唯物论道理是: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资本缺乏使许多国家奉行鼓励出口的政策体现了这一点。(3分) ②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材料一中一旦对外贸易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量,该国经济必然受世界经济的影响体现了这点。(3分) 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材料一中资源缺乏奉行的鼓励出口的政策及其影响体现这一观点。(2分) (2)材料二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是: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针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十二五规划确定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体现了这点。(4分) ②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十二五规划强调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主题体现了这点。(4分) ③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今年的通胀压力,适时调整了经济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现了这点。(4分) (其他观点言之有理均可得分,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总分)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采取的策略为材料,考查学生对辩证唯物论道理和唯物辩证法道理的准确理解和区分。第一问,分析的是材料一的内容,运用的是辩证唯物论道理。“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资本的缺乏使许多国家奉行侧重鼓励出口政策”说明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政策,体现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旦对外贸易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量,该国经济发展受世界经济影响必须就会较大”,这是总结的普遍规律;面对规律和经济形势,要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第二问,分析的是材料二的内容,运用的是辩证唯物论道理。面对不同的经济形势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政策,体现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有影响,我国确立扩大内需政策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体现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条件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主题,体现抓主要矛盾的观点。 考点:辩证唯物论原理、唯物辩证法原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材料二,14~15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孕育了一大批思想先锋和文化巨匠,促进了欧洲文化的空前繁荣,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谈谈你对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理解。

(2)结合材料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查看答案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时而制”,邓小平理论为我们党的自身改革完善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A. 实践是人们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B. 认识的最终目的在于把理论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

C.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物质有促进作用

D. 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才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查看答案

科学家们发现嗜热四膜虫这种单细胞生物有7种性别尽管已经50多年了,但研究人员最近才了解到每个细胞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这有助于科学家对DNA重组有更深入的了解。这表明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理生万物。陆九渊则认为,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两人的观点(  )

都坚持意识第一性,但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

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折射了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自然万物的惊异。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与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脱出愚蠢。”从中可以看出

哲学的智慧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产生的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求和对世界的思考

人们创造哲学最终目的是为了认识世界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