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

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①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②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

③前者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科学的

④后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A 【解析】前者认为精神离不开形体,这是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派别,①正确;后者的观点认为精神是上帝创造的,这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不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②错误;前者只是谈到了物质决定意识,但没有说明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故没有描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③不选;后者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正确,④应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 【考点定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方法指导】如何判断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凡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凡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天道)的外化和表现的观点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世纪末20世纪初,在经典物理学向现代物理学的转变时期,列宁及时掌握物理学的最新发展,写下《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在物理学最新发展的基础上,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基础。材料表明(   )

①真正的哲学能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②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产生影响

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④真正的哲学是对时代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总结和概括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有一个美国高官说,“当今世界,没有美国想办而办不到的事情。”为了证明“美国人领导世界”的才能,他们摧毁了“支持恐怖组织”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把“不听话”的萨达姆政权推翻,现在又干涉中国南海领土争端。由于“美国例外底论”思想根深蒂固,美国人总是强调,美国在世界上的所作所为不过是要“担当世界的领导”,而不是谋求世界霸权。从哲学角度看,美国人的言行说明(   )

①世界观决定并体现着方法论                

②世界观是内容,方法论是形式

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④人们的活动受世界观的支配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查看答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白己的愚昧与无知;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脱愚蠢。”这句话意在说明(   )

A. 哲学的智慧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产生的

B.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C. 人们创造哲学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D. 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

 

查看答案

今年春节前后,由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担纲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成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爆款,和《百家讲坛》、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文化盛宴,被誉为“综艺文化清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借古诗词学霸爆红的契机,教育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改变古诗词整体教育氛围——未来能减少孩子“苦恼”背书,而是能够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熹,则弥足珍贵。

材料二:《朗读者》第一期压轴出场的是96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他在国内外出版译著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六十本,是有史以来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2014年8月2日许渊冲获得国际翻译联盟(国际译联)2014“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该奖项自1999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许老先生尽毕生之力所做的,就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之美,似无止境。对于未来的时间,他是这样设计的:两个多月翻译一本,计划有生之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

(1)结合材料一,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谈谈《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成功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中外名著为什么可以互译共存。

(3)材料中“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请你就激发公众读书之热情,邂逅传统文化之美好拟两条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言简意赅。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

材料一: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搭建创新服务平台,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技术创新不仅能够用同样的资源生产质优、价廉、适销的商品,而且能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国家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材料二: 建设科技强国离不开党的领导、法律保障和社会各界尤其是科技人才的参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各级党委要充分发挥引导、领导、组织、规划、布局和调动协调作用,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优化科技创新布局,营造科技创新氛围,高奏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号角。 

(1)运用相关经济生活知识,说明重视科技创新的理论依据;结合材料一,说明技术创新是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的。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建设科技强国的过程中如何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调动协调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