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里面,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出来的。”他的话从哲学上说明
A.认识在先,实践在后 B.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掌握的理论越多,实践活动越有效
“万物生长靠太阳”,以往人们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最近科学家却发现,在可见光不能到达的4000米深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下,依然存在着大量的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②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③对真理的追求只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说明()
A. 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B. 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 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王夫之的“气者,理之依也”与朱熹的“理生万物”的分歧是( )
A.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分歧
B. 围绕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而形成的
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D. 朴素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
A. 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指导社会变革
B. 启蒙运动使欧洲文化发展达到了顶峰,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C. 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D. 哲学为社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以前人们曾认为:植树能从大气中取得水分,起到防止水土流失和滋养环境的作用。而今有人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不科学的植树不但不会得到水分补充,反而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涸,加剧沙漠化。这说明( )
A.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 真理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C. 不同的立场、观点,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D. 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