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述: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述: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在人类与自然关系上认识变化所蕴含的道理。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源于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并推动实践发展。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同阶段对自然的认识是与当时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的。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呈现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特点。 ④与时俱进,在实践中认识、发现、检验和发展真理。人类发展的历程,就是探索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过程。 【解析】此题要求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在人类与自然关系认识上发生变化所蕴含的道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知识范围十分明确,切口较小,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设问要求是分析在人类与自然关系认识上发生变化所蕴含的道理,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由题意可知人类与自然关系认识源于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并推动实践发展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在不同阶段对自然的认识是与当时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的,这说明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呈现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特点,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人类发展的历程,就是探索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过程,这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认识、发现、检验和发展真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鸡儿跑”,这是内蒙古半农半牧草原上恢复生态、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场景。草原散养牧鸡,鸡吃草籽、昆虫,不用饲料添加剂,提高了肉蛋品质,增加了牧民收益,又能有效控制草原虫害。牛羊改吃农田秸秆,既可让过度放牧的草场得到休息,又把大量秸秆变废为宝,避免其在田间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而粪便或沼渣还田又提高了农田肥力。这一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运用规律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中草原牧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建设“美丽中国”新模式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查看答案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增加睡眠具有很高的货币价值。研究者通过分析健康与睡眠的相关数据,发现平均每周睡眠量增加一个小时会使工资在短期内上升1.3%、在长期内上升5%。当然,这些工资增长并不全是由睡眠直接引起的,如果你周围的工作者因睡得好而稍稍提高了效率,那可能会让你也更有工作效率。这说明

①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同等重要,都是不可或缺的

②联系是多样的,要注意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③联系是普遍的,要发挥睡眠对收入增加的决定性作用

④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从1G到5G,移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1G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2G手机有了短信、WAP上网等功能,而到了4G时代,相关技术会把宽带互联搬到手机上,将手机变成一个接入网络的终端,其通话功能仅仅是附带功能。预计5G网速将比4G提高10倍左右,只需要几秒即可下载一部高清电影,能够满足消费者对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等更高的网络体验需求。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B.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C. 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D. 事物运动的方向一定是上升的

 

查看答案

数学常能折射出人生智慧。人们将1.01365=37.8和1.02365=1337.4两个等式解读为:每天只比你努力一点点的人,最终会将你甩得很远,这两个等式的哲学寓意是

A. 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B. 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要抓住时机才能促成质变

C. 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D. 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查看答案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我国一位著名企业家总结自身经验时说:“在一个企业内,如果投资占1分,科技占3分,管理则占6分。”采用科学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说明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落后于人为事物的联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独立于自在事物的联系

③统筹全局能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④系统具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特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