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6年4月23日《经济日报》报道,在治理荒漠化土地过程中,一些不适宜种树的地...

2016年4月23日《经济日报》报道,在治理荒漠化土地过程中,一些不适宜种树的地方在费尽心思的植树造林,结果是年年种树不见树。有些地方为种树,超采地下水,影响周围植被,“绿了一线,黄了一片”。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在不适宜种树的地方费尽心思的植树造林,结果是收获甚微。这说明(  

A. 人类改造自然界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承认自然界规律的客观性

B.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 人们能够有意识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D. 人的意识对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2.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A. 应承认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 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

C. 主观主义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必然给工作带来损失

D. 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1.A 2.C 【解析】本题以治理荒漠化土地为话题,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自然界的客观性、主观主义等知识点的理解。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1.在不适宜种树的地方植树,结果收获甚微,这说明人类改造自然必须先承认自然界规律的客观性,A项正确;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不是材料所强调的,B项不选;材料不是要强调人能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C项不选;D项也不是材料要强调的,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 2.材料中人们违背自然规律做事,植树没有取得成功,甚至对环境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这说明做事情不能从主观出发,因为主观主义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必然给工作带来损失,故C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点睛】主观主义,是一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特点是: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不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而是从主观感情、愿望、意志出发,从狭隘的个人经验或本本出发,采取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使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在实际工作中,常常表现为教条主义和狭隘经验主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这里的“物质”是指 (    )

A. 世界上不存在的一切事物

B.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 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D. 世界上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万事万物

 

查看答案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客观实在性

B. 永恒性

C. 可知性

D. 不可知性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能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是(  )

A.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 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 物是观念的集合

 

查看答案

A. 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 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 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查看答案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关系的问题    

④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