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地名,是最能体现一个地方人文底蕴的地理信息,特别是一些老地名,有源远流长的文化积...

地名,是最能体现一个地方人文底蕴的地理信息,特别是一些老地名,有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有事过境迁的烟雨沧桑,是城市变迁的刻痕印记。

近年来一些地方对地名文化保护不够,轻易乱改地名,导致许多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地名快速消失,空间地理和历史脉络,由于地名的消失而中断。一些地方在地名命名时盲目贪大媚洋。比如“曼哈顿、威尼斯”等洋地名扎堆出现,对地名文化传承造成很大损害。《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其中包括居民区、楼群、建筑物等。

在河南郑州,有一条古老的“祭城路”。而祭城有3500多年的历史。去年5月底,郑州市政府发文将“祭城路”更名为“平安大道”。祭城社区的一些老居民们经过多方申诉无果后,一纸诉状将郑州市政府告上法庭,要求撤销决定、改回原路名。对于路名的变更,之前郑州市民政局曾回应表示,因为“祭”字辨识率低,改名是为了方便外来客商。眼下祭城路改名的纠纷仍在等待法庭择期宣判。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河南郑州市民和政府针对祭城路改名出现纠纷的看法。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人们站的角度不同,往往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市民是站在保护传统文化的角度,才反对政府修改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路名;政府是站在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角度,才做出修改路名的决定的; ②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该坚持真理,遵循客观规律,应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政府修改路名,应该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服务和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真正维护当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③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地名修改问题上,政府要虚心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正确处理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群众观点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你对河南郑州市民和政府针对祭城路改名出现纠纷的看法。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即第四单元的知识,因此考生结合材料,可以从群众观点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然后可以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最后可以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忽如一夜春风来,满城尽是自行车”。近期,网约单车在大城市纷纷亮相,这种用手机实现预约、租用、付费的网约单车,有利于方便市民出行,缓解交通拥堵、实现低碳环保很快成为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的新宠,也成为资金和巨头争相投入的新赛道。然而,网约单车也遭遇不少尴尬:被盗、被破坏等现象时有发生,停车区域少,车道被占用各种违章也威胁骑车人的安全,甚至有网友直言“再坚固的车也抵挡不住一颗没有公德的心”。

请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中的现象进行分析。

 

查看答案

近期,上海昆剧团将《牡丹亭》带到比利时,在西方舞台上立体地呈现了汤显祖艺术的丰富性。正如莎士比亚可以在中国找到知音,汤显祖在西方一样能超越语言障碍而获得共鸣。因为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文化交流促使各国文化走向统一

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文化交流需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6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以深度挖掘和弘扬河洛文化,助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吸引了中外游客纷至沓来,繁荣丁洛阳文化旅游产业,各项旅游经济指标再创佳绩,有力地带动了全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这表明

优秀文化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A new word(“一个新世界”)是里约奥运会的宣传口号,本届奥运会通过各种方式展现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了奥林匹克文化的包容精神。这是因为

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各国都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西部民族文化不是一种完全封闭和孤立的文化,而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综合体,它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将许多外来文化的因素转化吸纳为自己的成分,从而变得生机勃勃,其中最为典型的文化现象就是佛教在青藏高原的本土化——藏传佛教。这种“本土化”现象

体现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      

表明文化渗透是中华文化的特有魅力

其实我们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有利于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