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孔家店在五四运动时期曾被砸烂,孔老二在“文革”期间曾被批倒批臭过。但在我...

材料一:孔家店在五四运动时期曾被砸烂,孔老二在“文革”期间曾被批倒批臭过。但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却一直生生不息,像是变成了我们的血液,在我们的全身奔涌流淌……

材料二:韩国人十分重视长幼尊卑,家长在家里仍然是绝对的权威。一些韩国人每年二月和八月初一,都要按照从中国传过去的传统方式到文庙祭祀孔子。人们头戴儒冠,身穿黑色古代祭服,毕恭毕敬地向孔孟行礼。中国封建时代的县学和书院,现在都已荡然无存,而韩国还完整地保存着281所乡校和84所书院。他们在这里设立“忠孝教育馆”,开展有关儒学的学术活动。至今,韩国的社会共同道德仍然是中国宋代时期提出的“八德”:“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中国的《朱子家礼》在元代时传入朝鲜,现在仍然是韩国人家庭伦理的规范基础。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简要说明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它的内涵能够因时而变。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面对传统文化,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使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③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④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反对复古的“守旧主义”和彻底割断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两种错误倾向。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简要说明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即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设问指向是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相对稳定性角度说明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然后再具体分析面对传统文化,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然后再对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从而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考点定位】传统文化的特点 文化创新 【必背术语】文化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必背术语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对待传统文化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它们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3.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4.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的两条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部署,是协 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各级党组织要履行抓好学习教育的主体责任,坚持区分层次,突出问题导向,确保取得实效。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意义。

 

查看答案

对民族而言,阅读是一项长久的文化工作。对个人而言,阅读可以借鉴前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慧,提升修养。今天的你,追赶上阅读的脚步了吗?

阅读让生活慢下来书读得越慢,心灵会越丰富,“慢阅读”提倡的不是速度的绝对慢,而是追求一种回归自然,悠游怡然的意境和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阅读已经在云端在人群如织的地铁、公交上,在乐声萦绕的咖啡馆、茶室里,纸质书籍已不再是人们阅读的唯一选择。新媒体阅读为读者带来了快速、便捷、多样化的崭新体验,“互联网+”的阅读形式为全民阅读开启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阅读可以更好玩儿微信有个朋友圈,当当则在打造一个书友圈。读者可以在当当读书上查看“附近的人”时,不仅可以发现附近有哪些志同道合的书友,并在阅读中建起人与人交往的文化“圈子”,还可以翻阅别人的书架,参考别人的阅读体会,碰到喜欢的就可以“偷”过来阅读,满足了用户的好奇心,增加了趣味性。

结合三种阅读方式,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追赶上阅读脚步的意义。

 

查看答案

盘龙藻井变身雨伞,飞檐角上的瑞兽蹲踞在铅笔上,朝珠成了时尚耳机……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正襟危坐”,以馆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这说明(  )

A. 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

B. 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

C. 文化遗存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

D. 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查看答案

文学家钱钟书认为“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因此,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由此可见(  )

①世界各国文化应相互交流,共同繁荣  

②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相同的

③文化是世界的,要拒绝民族文化特色  

④要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共同发展。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德国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我们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以茶会友品人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文化差异反映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文化的优劣

②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才能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③通过交流与合作,其他文明的一切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

④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繁荣发展的重要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