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欧洲文化遗产日”活动的起源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法国最早设立,定位为全民共...

“欧洲文化遗产日”活动的起源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法国最早设立,定位为全民共享法兰西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节日。如今,文化遗产日已经成为整个欧洲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在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末举行,活动期间有五十多个欧洲国家向公众开放大量历史性建筑,让世界各地的民众聚焦欧洲,感受文化传承。之所以这样做是基于()

A. 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B.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C. 保护文化遗产,能够增强民族优越感

D. 保护文化遗产,必将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B 【解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其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材料中“文化遗产日已经成为整个欧洲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在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末举行,活动期间有五十多个欧洲国家向公众开放大量历史性建筑,让世界各地的民众聚焦欧洲,感受文化传承”表明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故B选项符合题意,应选;A说法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而非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排除;C中的“增强民族优越感”不是上述做法的原因,排除;D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正确区分“文化遗产”与“民族节日”: (1)二者内涵及表现的形式不同:①文化遗产:在历史、艺术或科学及审美、人种学、人类学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的纪念文物、建筑物、遗迹等。②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2)二者在文化研究中的作用不同: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各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保存有各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精华,在维系民族成员间团结,促进民族成员间相互理解与信任,促进民族凝聚力以及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都曾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 (3)文化遗产与民族节日的联系:如果民族节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名录的方式确定并予以保护,则它就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云南调研时强调,媒体是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的重要纽带,要加强传播能力建设,采取多种方式与周边国家媒体开展交流合作,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营造于我有利的周边舆论环境。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①传媒具有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的传播

②无论何时,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③传媒可以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消除彼此的隔阂

④媒体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促进邻国对中国立场主张的理解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习近平指出:在21世纪人类文明的大家园中,各国虽然历史、文化、制度各异,但都应该彼此和谐相处、平等相待,都应该互尊互鉴、相互学习,摒弃一切傲慢和偏见。唯有如此,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共享繁荣。下列观点符合这一讲话精神的是()

A. 要积极学习和吸收外来一切思想文化

B. 在文化交流中,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 在文化交流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D. 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查看答案

俞正声在第十三届世界华商大会贺信中指出,华商和气生财的态度、和衷共济的精神、和谐共赢的理念,既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体现,也是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视角。由此可见华商()

①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②是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主力军

③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④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教育是当下最具现实意义的话题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专家指出,在中国,教育是个人、家庭、国家的完美统一。中国人对于教育的目的,一是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二是通过教育实现个人、家庭和国家的理想。而在西方,教育的核心是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性。从中西方对教育的理解中可以得出()

①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

②文化支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③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教育的迥异

④文化影响人们在教育实践中目标的确定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近年来,经过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学校美育取得了较大进展,对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意见》强调要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学校美育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

A. 加强美育,便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B. 美育课具有选择、传承文化的功能

C. 美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D. 美育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查看答案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雅图市欢迎宴会发表演讲中提到,海明威《老人与海》对狂风和暴雨、巨浪和小船、老人和鲨鱼的描写,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先后两次去古巴时曾专程去了海明威当年写《老人与海》的栈桥边和海明威经常去的酒吧,体验当年海明威写下那些故事时的精神世界和实地氛围。由此可见()

①文化总能丰富人的内心世界

②文化决定着人的行为选择

③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优秀的文化体现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