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
①表明我国古代科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
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④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展示世界文化包容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迷一般的魅力。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该考古发现佐证了
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
②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墨子·所染》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下列句子与此句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相同的是
A. 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
B.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C. 以自身自强,则名配尧舜
D. 见贤则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16年8月6日,我国成功将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目前,基于量子的技术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国际科学界专家强调,量子卫星可能会促进相关领域进一步发展,令现有技术更加准确、灵敏、安全。它在现实中的应用,除了国家有保密用途以外,对普通人来说,在保护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方面都有重要意义。这表明
①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
②科技创新总是通过吸收、改造传统技术而实现
③进一步推动实践发展是科技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
④人类对量子技术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016年3月“两会”期间,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河北代表团全团会议上表示,明年将取消现有高考中四分之三左右的加分政策,只保留少数民族、烈士子女等少量加分政策,以此推动教育机会的更加公平。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材料体现了( )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体历史的统一
②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正确指导作用
③政策的制定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
④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一张“中国偏见地图”曾在网络热传。据称,这一带有娱乐色彩的地图基于“大数据”绘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各省在网友心中的形象。其中,北上广分别被网友评为“千古操心人”“全国富联”和“忧伤加班狗”。从这些标签化的看法中,不难发现地域偏见的影子。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任何事物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能以偏概全
②摒弃支流,把握主流,正确认识事物本质
③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要善于从特殊性中总结普遍性规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