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提出“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理念并将其纳入“十三五”规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湖南省浏阳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从本市实际出发,高起点建设美丽乡村,在全省率先启动全域美丽乡村示范县(市)创建活动。以因宗亲、地缘、历史而形成的自然村落为单元建设“幸福屋场”,组织地方知名人士实行乡贤协商式自治,以村支部、村委会为龙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形成了特定的区域文化,探索了一条新时期乡村建设和治理的新路。村民自发组织、自动捐款、自己动手,共建共享全域美丽乡村。
材料二 浏阳市建设“美丽乡村”,全面实现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和风尚美的“五美”乡村格局:布局美,即城乡规划体系相互衔接融合,城镇、村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村庄内部形态更加精致精美,各美其美的乡村特色充分彰显。产业美,即农业供给侧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主体、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加速融合。环境美,即农村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农村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与城市接轨,人居环境全面改善,生态优势有效凸显。生活美,即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基本实现城乡社会保护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品质明显改善。风尚美,即农村特色文化、传统道德、淳朴民风、良好家风得以有效保护和传承,农村管理更加民主、社会更加和谐、邻里更加和睦,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1)请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谈谈“美丽乡村”建设的经济意义。
(2)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总结浏阳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成功经验。
(3) “美丽乡村”建设目前正在神州大地上进行得如火如荼,涌现出江西婺源、浙江桐庐等一批先进典型。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地方党委应该如何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2016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25周年。中国和东盟国家应以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为契机,加强战略沟通,深化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共同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这是因为:
①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
②国际社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③我国坚定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④我国与其他国家具有不同的国际法律地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月l4日,中加双方先后发布消息称,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即将对加拿大进行国事访问。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介绍,这是中国总理13年来首次访加,体现了中国政府对进一步促进中加关系的重视,此访或将加强两国在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医疗卫生等领域的相互借鉴,并在旅游、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据此可知:
①中加双方的国家利益相同
②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③中国致力于双方合作共赢
④中加双方在国际上是坚定的盟友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016年9月9日,朝鲜成功进行了核弹头爆炸试验。这是朝鲜自2006年以来进行的第五次核试验。韩国军方分析称,这是迄今朝鲜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核试验。朝鲜此次核试验违反了联合国安理会相关决议,对朝鲜半岛及世界的安全与稳定构成最新威胁。中国在半岛问题上有自己的利益关切和立场担当,中国以“朝鲜半岛不能有核,也不能生战生乱”为底线,对朝方推进核、导计划的做法不迁就,支持并倡导全面、完整执行安理会决议。由此可见:
①中国在坚定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同时尊重国际社会合理关切
②半岛无核化问题已经成为了阻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③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中国始终与联合国保持一致
④联合国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016年9月9日,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开幕,新疆的特色产品及旅游线路受到了国内外客商的追捧。本次交易博览会,为新疆旅游产业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发展,搭建旅游产业立体展示平台,为新疆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成长机遇。从政治生活角度看,发展新疆旅游产业:
①有利于促进新疆第三产业的发展,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②能够为新疆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③有利于在新疆确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维护新疆的稳定,推动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上指出:“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党应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同时,要着力解决发生在基层和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正风反腐给老百姓带来更多获得感。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从严治党、捍卫党纪,善于自我净化、自我革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自我净化、自我革新,是因为:
①党的自身建设关系到党执政地位的确立和巩固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③党的自身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④关系到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特殊利益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