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坚持绿色发展,就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

坚持绿色发展,就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依法保护·税收法定

    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第一部税法。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阐述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意义。

有机循环·绿色发展

在全社会日益重视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环保成本已成为企业经营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假设A企业年排放高浓度氨氮污水15万吨,每吨污水氨氮含量约为5千克。环保税法推出后,A企业就是否购置安装污水处理设备展开讨论,列出了两种方案(见表2、表3)。

(2)请计算M和N的数值,指出A企业应当选择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环境治理·任重道远

环保税的推出,将助力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但是,不能指望依靠推出一个新税种就能解决所有环保问题,环境治理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3)请结合材料为环境治理提出合理化的补充建议。

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②综合运用《文化生活》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加以阐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1)落实税收法定原则,①有助于支持人大履行职能,把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坚持依法治国。②有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更好地推进政府依法行政。③有助于规范税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 M= 80000+500+150000×5+26250=861250元,N=150000×5÷0.8×1.4=1312500元。A企业应当选择方案1。理由:①企业以营利为经营目的,选择方案1有利于降低企业环保总成本,提高企业 经济效益。②企业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选择方案1既有利于降成本, 也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3)建议应包括以下层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环境治理除了依法运用税收手段之外,还需要 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和相关的配套措施,从制度层面上推进绿色发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环境治理需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依靠人民群众。创造环境治理人人有 责的社会氛围,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环境治理,还需要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将环保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解析】本题以坚持绿色发展,就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话题,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哲学生活设题进行考查,主要考查的是利润的计算、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人大的职能、依法行政、公民的依法参与、社会基本矛盾、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知识。 (1)本题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为载体,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阐述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首先可以从完善法律、做到有法可依的角度分析;其次可以从政府依法征税的角度进行说明;最后可以从公民这个主体说明依法有序的政治参与即可。 (2)本题先是计算题,要求计算出M和N的数值,根据上述数据和公式直接进行计算即可。后一问要求考生指出A企业应当选择的方案并说明理由,考生可以从企业的生产的直接目的以及两个效益相统一的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3)本题以 环保税的推出,将助力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但是,不能指望依靠推出一个新税种就能解决所有环保问题,环境治理还需要做很多工作。为北京载体,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为环境治理提出合理化的补充建议,比较开放。考生所提的建议要符合“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综合运用《文化生活》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加以阐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的要求即可。 【点睛】关于企业怎样经营才能成功的问题,常见的关键词有:①正确的经营战略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与形象④通过兼并、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竞争力⑤遵守法律和法规,承担社会责任⑥转变企业的发展方式⑦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外资利用结构,开展国际化经营⑧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⑨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⑩自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素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民法总则>吸收了民法通则规定的民事基本制度和一般性规则,同时作了补充、完善和发展。《民法总则》最大的突破,就是在编纂民法典的统一的思路之下,把已有的分则各个部分单行法共同适用的规则集中起来,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规定民法的基本规则。这样就能够把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等各编统一协调起来,将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民法典的体系。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出手相助时却往往有所顾虑:好心办坏事怎么办?《民法总则》引入“好人法”条款,规定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该条款体现了公序良俗这一民法的基本原则,意在匡正社会风气。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提炼《民法总则》制定中蕴含的辩证法思想。

(2)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遵循公序良俗原则的意义。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16年7月29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的通知,提出发展城市决同配送工程。“共同配送”是指多个客户联合起来共同由一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提供配送服务,是在配送中心的统一计划、统一调度下展开的配送。为推动城市共同配送发展,M市人民政府广泛听取物流企业、民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制定了城市共同配送发展战略和规划,在道路设计、居民区选址、商业及各类服务网点布局等方面充分考虑城市配送问题,为城市配送留足发展空间。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为发展城市共同配送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制定停车管理办法,探索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完善物流市场监管体系。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M市政府是如何推动城市共同配送发展的。

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让大家重温经典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代就有5万多首诗、2000多个诗人,这是其他国家与我们无法比拟的。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淘洗,承续至今的古诗文,都是古代先哲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目前,《中国诗词大会》已带动全民重温曾经学过的古诗词的热潮,特别是在我国中小学校,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新古诗文的教育教学形式,如开设传统文化社团,举办“品味经典诵读经典”、“古诗朗诵”, 将古诗文嵌入学校宣传栏、文化走廊等方式让孩子通过感受古诗文的魅力,激发学生身上的“诗性”,让古诗文重新焕发时代魅力。

(2)结合材料,说明中小学校创新古诗词学习蕴含的辩证唯物论道理。

(3)赵某观看《中国诗词大会》之后,感触颇深,请你从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为他备战下届比赛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查看答案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015年已超过2.2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6.16%;预计2020年该人口数为2.56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8.28%。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的态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受“全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上养老院费用相对较高,多数老人希望在家里养老,但大多数子女因忙于工作使老人得不到妥善照顾,所以空巢老人逐渐增多。政府为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的目标,一方面加大投入推进养老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养老事业。在某养老示范社区,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的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既能满足老人在家颐养天年的要求,又能解决子女的后顾之忧。政府兴建的社区医院近在咫尺,统一培训的养老服务人员技能熟练,服务周到:“老年活动之家”里图书室、微机房等文化设施齐全;进驻社区服务中心的企业提供质优价廉的家政、理发等多种服务项目……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社区养老模式对实现“老有所养”目标的启示。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推进养老事业发展的意义。

 

查看答案

中国企业的改革要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结合起来,要依托“互联网+”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汇聚企业员工和全社会创新力量,通过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变革,使企业创造活力迸发、创新能力倍增。这说明

A. 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B. 打破事物间的固有联系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

C. 任何事物的发展最终都是通过质变实现的

D.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查看答案

“中医药不仅是中国的瑰宝,更是全人类的财富。”青蒿素是从我国传统医学典籍中获得灵感,从野草中提取出的抗症疾的良药,现在己在全球拯救了数以百万的生命,让世界重新认识到传统中医药的巨大价值。这说明

①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相对的、无条件的

③由于主客观的因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④人们从书本中获得知识和经验有时比自己的直接经验更可靠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