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冯•丹因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依据对其理论的理解,你认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传导顺序为:
①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④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
A. ①→③→④→② B. ④→①→③→② C. ①→②→③→④ D. ③→④→①→②
《墨子·所染》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下列句子与此句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相同的是
A. 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
B.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C. 以自身自强,则名配尧舜
D. 见贤则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17鸡年春节,央视一频道在每晚黄金时段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创下春节期间收视率之冠。参赛题目出自从《诗经》到毛主席诗词纵贯两千多年的诗词名篇,活动参加者有八岁小学生到八十老翁跨越七十余岁的各行业诗词爱好者。《中国诗词大会》创下最高收视率的重要原因是
①中华传统诗词对今人的审美、价值取向和精神需求产生了潜移转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中华传统诗词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③现代大众传媒对中华传统诗词的传递、推广、沟通、共享发挥了强大功能
④中国观众对中华传统诗词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17年5月30日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提起端午节,人们就会想起吃粽子、赛龙舟、祭屈原等习俗,其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我国远古的祭龙日。端午节以祛除病疫、躲避兵鬼、驱邪禳灾的形式传承。由此可见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民族节日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源泉
③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习俗有持久影响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①③
2017年春期,全国各地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相关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都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 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确立“十四年抗战”有利于
①学生全面真实地认识中华民族抗战历史
②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唤起全民族的觉醒
③准确理解和弘扬抗战精神,推动中华民族复兴
④让抗战精神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近年来,许多中国人面对传统文化显得太过短视和轻浮,不知不觉在“西风东进”中迷失……街口的圣诞树越来越多,却不曾望见昔日的红灯笼;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上街头,过起了时尚的洋节,而在家里包着粽子,吃着“五黄”的老人却越来越少。这一现象告诉我们
①要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维护本民族的文化尊严
②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能够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③应重视民族精神的培育,增强国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要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创新,促进传统文化全面继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