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

“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战略目标、战略统领;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一招、根本路径;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方式、可靠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战略目标的组织保证、根本前提。“四个全面”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

(1)试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分析“四个全面”战略的重要价值。

(2)“四个全面”战略是如何体现辩证法的联系观?

(3)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思想。

 

(1)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目的在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四个全面”战略,立足现实,描绘了中国发展的美好蓝图。③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四个全面”战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指导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2)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四个全面”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 ②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四个全面战略”体现了党中央治国理政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最优目标,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也可从“系统优化”的角度阐述) (3)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立足实践的需要,满足新要求,解决新问题。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我们要做实践中深化发展“四个全面”战略思想。④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解析】本题以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治国理政总方略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意识的作用、联系观、认识论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设问指向“四个全面”战略的重要价值,属于意义类试题。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解答时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运用意识的目的性、主动创造性、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等知识分析。 (2)本题考查“四个全面”战略是如何体现辩证法的联系观,属于体现类试题。知识体现类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频率最高,是难度适宜的题型,它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分四步走。第一,通过设问明确设问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识指向。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第三,依据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第四,结合材料分析,对知识内容进行取舍,作答。联系观主要包括: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的方法等;然后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的,实现理论与知识的对接。 (3)本题考查认识论的知识,设问指向如何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解答时首先明确认识论的知识主要包括:实践的含义及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含义及属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点睛】演绎型主观题(“体现型”):这类题目的形式一定是给出相关的情景材料,且一般包含着多层意思,设问一般是“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从逻辑思维形式讲,此类题属于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式主观题。解答此类题须先将材料分成若干层意思,把所学教材中与材料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答题时,应先写教材中的知识点,再采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明它体现了这一原理即可,即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疏理——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习近平在北京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因此,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的途径和状态”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材料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能够彰显中华儿女的风采。但这需要每一位中华儿女要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情怀; 要有利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本领; 要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自我修炼。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相关知识,说明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应如何彰显自己的风采?

 

查看答案

材料一:面对经济形势复杂,国际局势动荡,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局面。中国秉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 “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理念,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这一主张超越了一己之私,用高瞻远瞩的视野,开阔宽容的胸襟,荡涤着利己、功利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弥合对抗、冲突造成的鸿沟;这一主张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得到了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广泛赞同。

(1)结合材料一:从唯物史观角度,阐述中国“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得到广泛认同的原因。

材料二:中国积极践行“义利相兼,以义为先” “共商、共建、共享”这一特色外交理念,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11月30日,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SDR),人民币一路成长,成为真正的“世界货币”,这为世界的金融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5年12月4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中非合作论坛,重点加快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带动非洲全面发展;在 “猎狐2015” 专项行动中,公安机关加强国际合作,从66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抓获各类外逃人员857名,在国际反腐中做出表率。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法的知识,说明我国在这一外交实践中是如何践行“义利相兼、以义为先”原则的。

 

查看答案

材料一:近20年我国家用轿车均价与人均年收入水平变化情况

注:《汽车行业调整振兴规划》指出,对购买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家用轿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的经济原因。

    材料二:伴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针对汽车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G市出台了如下相应措施,以缓解交通拥堵状况。

措施一:降低公共交通费用,增加公共交通及公共交通站点数量。

措施二:取消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对机动车征收环境税。

措施三:开展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月宣传活动。

(2)结合材料二,指出缓解交通拥堵的《经济生活》依据。

 

查看答案

2015年是万隆会议60周年。如果说60年前“和平相处、求同存异”是万隆精神的时代主题,那么60年后的今天,“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则最能抓住时代潮流和民心所向。亚非国家应该与时俱进,在继承和发扬万隆精神的同时,赋予万隆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这说明:

A.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B.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C. 万隆精神为所有亚非国家践行

D. 共同的价值判断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查看答案

读漫画《约会》,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 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B. 要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合理想象才能完成认识的任务

C. 互联网是虚拟的主观世界,要符合现实的客观世界的要求

D. 要具体分析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