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西方经济学家研究发现,技术创新的周期与经济繁荣周期成“逆相关”,重大基础性科技创新的高峰均接近于经济萧条期。这一研究结果反映出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 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D. 认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近年来,很多幼儿园为迎合家长需求,大搞知识教育、“神童”教育,幼儿园“小学化”趋向愈演愈烈。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其错误在于没有看到( )
A. 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
B. 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
C.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D.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这一观点否认了
A. 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B.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D.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主要说明
A.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B. 自然、社会和意识具有相同的本质
C.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D. 物质是整个世界唯一的存在方式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说“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从哲学上看,实质上是认为
A. 世界是由人创造的
B. 思维决定存在
C. 存在决定思维
D.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托马思·阿奎纳说:“凡事物运动,总是受其他事物推动……最后追到有一个不受其他事物推动的第一推动者,这是必然的。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第一推动者就是上帝。”这一观点属于
A. 主观唯心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C. 朴素唯物主义
D. 机械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