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要自觉弘扬工匠精神,主动担当...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要自觉弘扬工匠精神,主动担当历史责任。

1987年,18岁的李世峰从西飞技术学院毕业,带着童年抚摸到真实飞机的梦想走进西飞钣金总厂成为一名普通的钣金工。钣金成形主要依靠手工操作,在别人休息的时候,他把工作当休息、当作练习技术的手段,对每一个零件都仔细分析,用心去干,力求完美。正是经过一次又一次难活、苦活的磨炼,他的钣金工技术日益精湛,零件一次交验合格率多年来一直是100%,人们称为出神入化的榔头大师。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技术是用数十年如一日平凡的坚持、磨炼,敲榔头敲出来的。在他看来,工匠精神就是对极致和美永不停息的追求和努力。他的车间里有这样一句话:“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

(2)李世峰在岗位上的重复与坚守,厚积与创新,深深诠释了工匠精神以及工匠对极致与创新的追求。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知识,就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提出合理化建议。

 

(1)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反映和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契合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多样化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有助于在各行各业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开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繁荣局面;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行业发展特点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形成尊重规律的良好社会环境; 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在实践中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实现、维护、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 ①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创造价值; 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实现价值; ③要在砥砺自我中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走向成功。 【解析】(1)本题考查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知识范围明确,即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考生可以根据材料的内容,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反映和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角度分析说明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契合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的角度分析说明多样化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有助于在各行各业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开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繁荣局面;可以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两个要求的角度分析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形成尊重规律的良好社会环境,有利于实现、维护、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本题题目类型措施类,答题范围生活与哲学,知识限定: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要求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知识,就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提出合理化建议.故考生应该就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也就是从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等角度结合材料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消费上升而投资下降的新常态,“供需错位”的结构性失衡已成为阻挡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与需求侧严重不配套,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迫切需要改善供给侧环境、优化供给侧机制,大力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改革,主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和优质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说明国家制定和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根据变化实际制定、调整、完善土地政策: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将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分开;2016年11月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意愿,依法推行“三权分置”,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权分解为承包权和经营权,从而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三权分置”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土地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结合材料,运用“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分析农村土地政策调整的依据。

 

查看答案

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党的重要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要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的体制机制;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知识,分析如何打赢脱贫攻坚,让人民分享改革开放成果?

 

查看答案

习近平主席在中国文联第十次、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艺双馨,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这一要求是基于 

①价值观对文艺创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②文艺创作应从正确的价值观出发 

③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     

④个人理想应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进程中涌现出的道德模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集中反映了引领时代前进方向的中国精神。善行无疆、舍己为人、一诺千金、恪尽职守、大爱无声……这是评委对道德模范的致敬辞,也是亿万中国人最由衷的赞誉、最崇高的褒奖。这说明 

①道德模范在否定自我价值中实现了社会价值 

②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 

③善行大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前提 

④劳动和奉献着的人生是幸福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