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红遍大街小巷。人们都在追问“时间都去哪儿了”?纷纷感慨时间易逝、岁月无情。这说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
②事物的性质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
③时间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人们对时间的感慨取决于主体的心理感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句古语启示我们
A. 世界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联系
B. 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实际
C.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D. 要正确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唐代韩愈读书用的是“提要钩玄”法。他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读一部书,要善于把握各部分的内在逻辑,从而提出纲要,钩出精义。这说明掌握整体优化的方法要
①着眼于事物的每一个要素
②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③注重系统内部的各个部分
④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认识的对象、来源和目的分别是
A. 客观事物、实践、改造世界
B. 实践、客观事物、改造世界
C. 客观事物、实践、检验真理
D. 客观事物、书本知识、获得真理
下列古语与“绝知此事要躬行”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A. 横看成岭侧成峰 B. 长江后浪推前浪
C. 梅花香自苦寒来 D. 事非经过不知难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①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②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③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