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人员中,通过选民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的方式共同产生的是
A.西城区人大代表 B.北京市人大代表
C.北京市市长 D.西城区区长
某村村委会的换届选举正处于筹备中,村民们的以下提议可以被采纳的是
A.依照原村委会的推荐确定候选人名单
B.全体村民都应参加选举,不可弃权
C.新产生的村委会应向村民会议汇报工作
D.进城打工的村民不能参加此次换届选举
置身于政治生活中,我们总要参与,我们总会参与。回答下列小题。
1.《论语》中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诸葛亮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己。”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李大钊说“铁肩担道义”。他们表达了同一个话题“承担责任”。责任是对于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身份角色不同,相应的责任不同。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责任的是
A.年满十八岁有权参选人大代表
B.过马路时遵守交规,不闯红灯
C.参加博物馆的志愿者招募活动
D.新任职的环保局局长走访社区听取意见
2.同学们在“走进社区”的活动中发现,居委会悬挂着“社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站、社区文体活动服务站、社区老龄工作服务站、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站、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社区消费者维权工作站、红十字会服务站”等17块牌子,这么多的事儿,是不是都该居委会管?大家围绕居委会的职能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A.居委会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关,应负责社区的大小事宜
B.居委会是我国的基层政权组织,应明确其具体的法定职责
C.居委会是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推进其减负增能
D.居委会是我国行政机关的执行机关,应依法协助行政机关工作
3.北京市“十三五”规划事关群众利益,小西在“首都之窗”网站参与了“共话‘十三五’,描绘新蓝图(教育医疗篇)”的调查,提交了自己的意见。这一做法
A.是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
B.是通过舆论监督制度寻求政府帮助
C.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D.是通过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参与民主管理
4.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提出了一些关于缓解首都交通拥堵的建议,希望市政府有关部门考虑。他们表达这一意愿的方式可以是
①给“市长信箱”留言 ②拨打“市民热线”
③给北京晚报写信 ④通过人大代表转达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下面是某同学写给领导的一封信。结合内容判断,该信可能是写给
①市长,要求相关政府部门依法行政
②人大委员长,要求人大公正司法
③城管部门,要求城管队员加强监管
④校长,要求加强管理保护学生安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分)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深化改革成为今天中国社会的新常态。
材料一:2010-2014年我国经济有关数据
| GDP增长速度(%) | 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 | 消费需求对经济的贡献率(%) |
2010 | 10.3 | 53827 | 43.1 |
2012 | 7.8 | 63005 | 50.8 |
2014 | 7.4 | 72313 | 51.2 |
注: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国内生产总值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鼓励社会参与,推动大众创业、万种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发展新动力。为此国务院在2015年推出一系列重要改革政策: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种类和项目,具备竞争条件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原则上都要放开,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铁路、教育、医疗等传统行业。
(1)运用“生产、劳动与经营”的知识,结合材料为培育和催生经济发展新动力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材料二:某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建设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注意发掘发现和宣传富有时代特色的先模人物和群体,如“爱心驿站”志愿服务队和“十佳”道德模范等。草根榜样平凡感人的事迹和崇高精神,可敬、可亲、可学,能凝聚起强大的道德力量,激发人们向上向善的精神追求。
(2)运用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并阐述材料蕴含的价值观道理。(20分)
2014年10月20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首次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材料一:
注:法治指数是国际上判断、衡量一个国家的法治状况及其程度的量化标准。2012年,中国法治指数排名为87名。2014年全球法治指数丹麦以0.93分位居第一,中国以0.45分排名76。
材料二:提高法治指数,建设法治经济,必须贯彻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经济理念。法治,让交易更顺畅,让“无形之手”更稳健,在公平竞争中,各种要素才会在利益驱动下竞相涌动、良性共赢;法治,让信用更扎实,过去在经济领域中出现的商业贿赂、欺诈,都为法治所不容;法治也瞄准政府,把“有形之手”全部纳入法治的框架,“无形之手”才有创造活力,才能“逼出”一个更好的市场经济。
材料三:作为改革先行者,广东省在1993年就已经提出“依法治省”。作为中国第四大港口,广州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历史上,中国航海家郑和携带大量丝绸、瓷器和铁器等赠品,率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空前交流与发展,对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当前,顺应时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提供难得机遇,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提高法治指数对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12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10分)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牢记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种对待历史的态度,是基于
①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动机目的决定的
③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④历史蕴含着现实社会的一般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C.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