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清代诗人尚镕写到:“天下好山水,必有楼台收。山水与楼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清代诗人尚镕写到:“天下好山水,必有楼台收。山水与楼台,又须文字留。”黄河流经千里,山西在黄河边建起鹳雀楼,王之涣为此写下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名句。湖南岳阳楼,范仲淹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江西滕王阁,王勃写下“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湖北黄鹤楼,李白写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当下,许多城市有名山名水,但只注重修庙建寺,而不注重建楼题词。这实际上是一种短视行为,只看眼前利益,不看长远发展。缺乏文化支撑,必定没有生命力。  

我国历史名楼多建于水陆交通枢纽,多为木质结构,在经历了风霜雨雪的侵蚀或战乱的破坏后,留存至今的多只剩下遗迹(址)。鹳雀楼历唐经宋,元初(公元1272年)毁于战火。数百年来,无数观光游人只能望河兴叹,空留下无尽的遗憾。1997年12月,该楼的复建工程开始,新建的鹳雀楼为仿唐形制,四檐三层,楼内还设有两部楼梯间和两部载人电梯上下相通。2002年9月26日,新鹳雀楼落成并开始接待游人。滕王阁,1300多年来历经兴废28次。现楼是1983年10月1日第29次重修.1989年落成的滕王阁。  

有人认为,这些装了电梯的“名楼”是一种假古董,没必要重建,关于这些“名楼”重建的质疑也一直存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特点和文化传承的知识,回应“名楼”重建的质疑。  

(2)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知识,分析说明清代诗人尚镕观点对当前楼阁建设的指导作用。  

(3)结合材料,谈谈楼阁建设中应坚持怎样的价值取向。

 

(1)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历史楼阁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重建是对历史名楼进行保护的一种方式,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②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名楼重建复建要处理好“复古”与“创新”的关系,既要注重保持原貌,又应当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2)①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②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实际生活中人们容易看到直接表面眼前的联系,而忽视那些间接本质长远的联系。当前楼阁建设既要看眼前利益更要看长远发展,不仅要注重修庙建寺,更要挖掘文化内涵。③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楼阁的建设既要与当地的山水生态环境相适应,也要提供思想文化支撑;准确把握事物间的有利联系,充分发挥题词等文化形式对楼阁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赋予楼阁更长久的生命力。 (3)①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楼阁建设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楼阁建设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特点和文化传承的知识,回应“名楼”重建的质疑,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特点和文化传承的知识,问题指向是回应“名楼”重建的质疑,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等角度来分析说明重建的意义;从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等角度来分析说明名楼重建复建要处理好“复古”与“创新”的关系。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知识,分析说明清代诗人尚镕观点对当前楼阁建设的指导作用,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联系的多样性知识,问题指向是分析说明清代诗人尚镕观点对当前楼阁建设的指导作用,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并调动联系多样性的原理和方法论来分析说明。 (3)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谈谈楼阁建设中应坚持怎样的价值取向,本题要求考生谈谈楼阁建设中应坚持怎样的价值取向,考生可结合材料从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即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角度来分析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不断出台各项农业政策和措施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材料一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出现许多新矛盾新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一是有效供给跟不上,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现象没有得到明显改观,导致农产品供给出现结构性失衡;二是绿色生产跟不上,不合理的供给结构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三是新的动能跟不上,农民增收传统动力有所减弱。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结合材料一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上述问题对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影响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材料二  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1982年

中国共产党共产党第一个关于农村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提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6年

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将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分开。

2002年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2011年

十一届全国人大开展对《农村土地承包法》运行情况的执法检查。

2016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要求深化农村土地改革,依法推行“三权分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在推进农村土地改革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查看答案

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选手意外夺得国际马拉松赛冠军后总结说,自己是凭智慧战胜对手的。赛前,他把赛程分解成几个小目标并记下标志,比赛开始后就奋力向第一个标志冲去,再坚持以同样速度冲向第二个标志、第三个标志……如此一直坚持到终点,竟创造出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成绩。材料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是

①砥砺白我,坚定信念、顽强拼搏

②明确目标,不断迈向人生新起点

③抓住机遇,努力赢得主动和优势

④追求卓越,全面提升自己的才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在当今“互联+”时代,万众创新把千千万万个“个脑”联接成创造力强大的“群脑”,在智慧碰撞中催生奇妙创意,能更好满足多样化需求的供给,这正是中国发展巨大潜力所在。这表明

①整体统率部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③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苏轼初读王安石的诗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很不以为然:菊花敢与秋霜鏖战,显然只枯不落。于是,他随手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待调任黄州后,苏轼偶入菊园,只见满地金黄、枝头无一朵枯花,顿觉汗颜。由此可见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具有反复性的过程

②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

③认识受人们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制约

④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下图漫画《自卑心理》的哲学寓意是:

 

A. 意识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人的素质

B. 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C.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有主动创造性

D. 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反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