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下列历史典故与民族精神内涵对应正确的是
①文成公主赴西藏和亲——勤劳勇敢
②大禹化干戈为玉帛——团结统一
③土尔扈特部东归——爱好和平
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自强不息
⑤台湾人民抗击荷兰殖民者—— 爱国主义
A. ①③ B. ②④ C. ④⑤ D. ③⑤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提出“若要雪耻,莫如自强”的口号;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以《易传》的刚健、有为等原则,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孙中山受到刚健自强思想的影响,把“革命”看成“天演之公例”;中国共产党人则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这些体现了
①史书典籍,是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
②中华文化,是实现强国梦想的指导思想
③自强不息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进取
④爱国主义,贯穿在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艰苦斗争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微课”依托新兴媒体,以“短小精悍”的风格,正迅速成为发达地区的学校教学活动;“微电影”同样依托微博等新兴媒体,迅速走入公众生活。这说明( )
①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②大众传媒是以互联网的推广为标志的
③新兴媒体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④网络文化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清代学者叶燮说得好:“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这主要表明
A. 文比发展需要博采众长
B. 优秀文化必然代替落后文化
C. 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不断创新
D.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12月10日成功降轨。12月15日晚,正在月球上开展科学探测工作的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进行互成像实验,“两器”顺利互拍,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物,以“嫦娥”命名登月探测器,引起了国人和海外华人的共鸣。这表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②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③海外华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认同感
④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博大精深的特点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014年7月1日,来自台湾文化界、教育界、新闻界的近100位知名人士访问山东 并参加了“情系齐鲁——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这体现了
①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加强文化交流实现两岸文化趋同
③两岸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④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决于文化认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