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国家主席对“去中国化”的批评,其依据在于( )
① 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 吸收外来文化会消除文化的民族特色
③ 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 立足传统文化就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汉字英雄》《中国诗词大会》等一系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在荧屏上大放异彩,成为一道靓丽风景。这意味着:
①大众传媒可以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商业价值
②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
③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是当代电视人的崇高使命
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借助大众传媒得以彰显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清明节不能只当成是扫墓的节日。我国有些地方的清明节还有与众不同的风俗。如有的地方清明节有采地菜、做米果、吃青团的习俗;还有的地方在清明节有放风筝的习俗,人们把灾祸疾病都写在风筝上,然后放飞;此外还有植树、荡秋千等习俗。这说明:
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②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③各民族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④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无论何时,我们都要注重家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这是因为:
①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
②弘扬传统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只有优秀文化才会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北京朝阳区公共图书馆设立微信公众号,读者有想看的新书,可以在微信中点书名,图书馆则根据读者提供的书名采购新书,并优先配送至读者家附近的社区文化中心。此举能
A.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
B.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C. 满足广大读者的各种文化需求
D.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
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相和”“六尺巷”的故事世代称颂。今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推己及人,善心善行”的新型人际关系仍然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践行友善。这体现了传统文化:
①在世代相传中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和方向
③对我们的交往方式有深刻影响
④是现代文化发展的源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