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建设社会...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纳入国家战略高度,从整体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要求我们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各类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

材料二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通过大众传播,这档优质文化节目重新点燃了潜伏在我们潜意识里的经典热情。之所以掀起了收视热潮,是因为在宏大叙事几乎已经解构殆尽,神圣和经典走下神坛的大众文化时代.国人骨子里的文化信仰还潜伏在我们的意识里,已融入到我们的民族血脉中。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提出三点方法论要求。

(2)诗词遗产继承是传统文化继承中极为重要的方面。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合理性。

(3)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其更有活力、生命力和影响力提出两条建议。

 

(1)①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国民教育之间的关系;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从整体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体现了这一点。②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重要作用;要重视量的积累,采取有序推进的原则。③要求我们做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抓住重点,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我们要坚持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体现了这一点。 (2)①优秀传统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使人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而且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健全人格。②优秀文化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文化软实力。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等特定功能。教育在入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文化传播是教育的重要功能。 (3)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举办优秀传统文化交流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善,传递正能量;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任答2点即可得) 【解析】本题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纳入国家战略高度,从整体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设题考查,主要考查的是文化塑造人生、教育的作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知识。 (1)本题主要考查联系的普遍性,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学生由设问的知识范围“唯物辩证法的知识”“方法论”并结合材料中《意见》的内容这一有效信息可知,从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等角度切人思考作答。 (2)本题主要考查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传播、教育。学生由设问的知识范围《文化生活》并结合材料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民教育”等关键词信息可知,从优秀义化塑造人生、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优秀文化能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角度切入作答即可。 (3)本题主要考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等。学生由材料信息和设问要求可知,从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等角度提出建议,要求具有针对性、建设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带一路”倡议内涵丰厚,意义深远,将谱写各国合作共赢的新篇章。“一带一路”的内涵归纳起来,主要是“五通三同”。“五通”就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五通”是统一体,缺一不可。“三同”就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三者也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就是共赢。政策沟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保证,设施联通是共建“一带一路”优先领域;贸易畅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内容;资金融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不言而喻,跨越各国的“世纪工程”若能获得沿线国家民众的广泛支持,将会顺利得多,反之,则寸步难行。所以,必须通过传承和弘扬古“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开展广泛的人文交流,加强媒体合作、旅游合作等多种方式,来增进彼此合作和理解,以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材料二    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指出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我们要促进科技同产业、科技同金融深度融合,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我们要为互联网时代的各国青年打造创业空间、创业工场,成就未来一代的青春梦想。我们要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共建“一带一路”的经济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把“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7年5月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提高中央财政自然灾害生活补助标准、加快因灾倒损民房恢复重建;推进医疗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确定支持社会办医和健康旅游发展的措施,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部署推动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聚焦小微企业和“三农”等提升服务能力。

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在促进社会发展和公平方面的作用。

 

查看答案

2017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结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当前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问题仍很突出,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成本攀升与价格低迷、库存高企与销售不畅、小生产与大市场、国内外价格倒挂等矛盾也亟待破解。这预示着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并且主要是结构性、体制性的问题。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依据。

 

查看答案

用百度浏览器搜索贝母图片,你会看到各种与鳞茎相关的中药材,而换成谷歌来搜索贝母的拉丁名FRITILLARIA,查询结果则全是缤纷艳丽的花卉。这种差异说明

A. 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B. 客观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C.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D. 事物价值的实现受到事物需要的制约

 

查看答案

李克强总理在20176月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会见企业家代表时指出,国际上一些领域出现产能过剩,这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很多国家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的一个结果。在消化过剩产能方面,中国为白己的结构性改革做出了努力。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①结构性改革是基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②改革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③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产能过剩,表明社会意识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④改革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模式的创新,推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