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是2...

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是2017年中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共享福利合作成果的国际盛会,也是加强国际合作、对接彼此发展战略的重要合作平台,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29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及联合国秘书长、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等三位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高峰论坛,来自130多个国家的约1500名各界贵宾作为正式代表出席论坛,来自全球4000余名记者已注册报道此次论坛。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意义。

(2)运用国际关系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政治学依据。

 

(1)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立足于社会实践,必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构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在实践中从古丝绸之路文化中继承汲取营养,促进中华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流传播.从而实现中华文化的繁荣,提升国际影响力. (2)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互利共赢,符合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共同利益。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倡议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主张做和谐和睦的好邻居、真诚互信的好朋友、互利共赢的好伙伴,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主题。③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以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基本目标,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发展与中亚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主张和政策,体现了我国的外交政策。 【解析】本题以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创新、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时代发展的主题、我国的外交政策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意义,考生可从构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在实践中从古丝绸之路文化中继承汲取营养,这有利于文化创新、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流传播、有利于实现中华文化的繁荣,提升国际影响力等角度进行回答。 (2)我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政治学依据,考生可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符合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共同利益;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倡议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发展与中亚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主张和政策,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等角度进行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贫困问题,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拦路虎”,也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事情。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

材料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履行责任,善于运用法治思想和法治方式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在规划编制、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水平。强化贫困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健全贫困地区公共法律服务制度,切实保障贫困人口合法权益。

材料二    精准扶贫关键在于发挥好村“两委”(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班子的作用。在2017年精准扶贫整村推进工作中,某村采取了系列措施,使全村贫困人口实现了全部脱贫。他们的做法是: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标准,选配村党支部书记;摸清家底、找准“穷根”,通过项目带动、资金扶持等方式,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党员干部以自身的致富实践,引导贫困群众客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激发起致富愿望,增强发展信心;大力推进党务、村务公开,充分发挥党员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组织的作用。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精准扶贫应如何发挥好村“两委”班子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人玩乐的艺人。”这句话从一定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

①哲学可以代替科学和艺术

②科学和艺术都要受到哲学的影响

③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

④哲学是万能的,没有哲学就没有科学和艺术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中国提出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倡议。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是被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同。这表明

①中国的外交政策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

③中国为世界各国对外交往提供了新的法理依据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契合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门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门隅和墨脱地区,解放前仍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西藏解放后,实行民族区域白治,l'J巴族人民逐渐摆脱经济落后状态,生活有了显著改善。这说明

①我国消除了各民族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②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③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优越性

④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