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在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在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夺得奥运冠军。“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中国女排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集中展示了为国争光的理想信念、团结奋斗的崇高风范、百折不挠的英勇气概、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和高超的运动技能,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极大地激发了13亿中国人奋勇前行的爱国热情,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有利于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

(1)结合材料,运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弘扬和培育中国女排精神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的知识,说明中国女排精神对于广大青年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

 

(1)①弘扬和培育中国女排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②弘扬和培育中国女排精神,有利于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③弘扬和培育中国女排精神,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2)①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为国争光,成就事业。②要努力发展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作出贡献。③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坚定为国争光的理想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解析】本题以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夺得奥运冠军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弘扬和培育中国女排精神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意义,考生可从弘扬和培育中国女排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有利于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等角度进行说明。 (2)中国女排精神对于广大青年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考生可从广大青年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青年学生要努力发展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青年学生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等角度进行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表格,回答问题。

结合表中的背景材料和要求,运用“中国共产党地位和作用”的知识,简述背景材料一、二、三分别体现的理论观点。

背景材料

党的地位和作用的观点

背景一  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要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①(请在答题卷上对应的序号后面作答)

背景二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各种挑战,中国共产党未雨绸缪,不断创新施政策略,防范并化解风险,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②(请在答题卷上对应的序号后面作答)

背景三  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激励广大人民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③(请在答题卷上对应的序号后面作答)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常态下,要解决我国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关键在于着力于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来说,就是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创新驱动攻坚力度;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等,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与生态环境需要。

结合材料,运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说明新常态下如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查看答案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每一处内容,都与人民的切实利益息息相关。这体现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相一致的选项是

①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彰显了国家对知识产权的尊重

③筑牢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根基     

④尊重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2017年4月1日,中央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中央强调雄安新区建设应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这蕴含的哲理是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C. 社会实践决定社会意识

D.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查看答案

海南省分期分批实施旅游精准扶贫开发,因地制宜发展“一乡一策”、“一家一艺”,不搞百乡千村万家一面。这体现的哲理是

A. 矛盾的客观性

B. 矛盾的同一性

C. 矛盾的特殊性

D. 矛盾的普遍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