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阅读材料,回答...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

材料一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二号”登月舱在月球安全着陆,实现了人类几千年的梦想,使嫦娥奔月的神话变成了现实,人类探索太空的成就达到了新的高峰。

太空是包含着大量激动人心、亟待探索的未知领域,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永无止境。伴随太空探索新工具的研发,人类还将由此前往新的“技术疆界”,而新技术又将推动人类抵达新的“应用疆界”,促进通信、导航、天气预报等领域的发展,推动微重力环境下新材料、新物质的研发制造,从而让人类生活直接或间接受益。

(1)结合材料一,从“求索真理的历程”角度,分析人类对太空探索所蕴含的哲理。

【航天强国、梦想启航】

材料二 2017年4月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今,这是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又一巨大的成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航空航天发射成本和安全性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

未来一段时期,中国航天将以航天强国建设为统领,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航天事业发展的突破口,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同时立足于本国经济发展和对太空的需求,科学部署各类航天活动,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观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实施航天强国战略的合理性。

【不忘初心、践行承诺】

材料三 为热烈庆祝“天舟一号”发射成功,引导广大同学在科技创新中争当先锋,某中学举办了系列科普展和“弘扬航天精神”主题教育座谈会。

(3)请从实践观和发展观角度,就中学生如何“弘扬航天精神”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要求:每个角度各选一个方法论建议、言简意赅、观点明确。)

 

(1)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太空的未知领域,推动人类去探索、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太空探索新工具的研发,提高了人类对太空的认识。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类对太空的认识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让人类受益。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人类对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2)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采取多种措施,推进航天强国建设。(答“一分为二”的观点亦可)②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取理,需要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事业发展的突破口,同时科学规划,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航天事业发展。 ③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立足于本国经济发展和太空需要,有针对性的部署航天活动,从而建设航天强国。 (3)答案示例: 实践观:①投身社会实践,大力宜传和航天长征精神。 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航天精神。 发展观:重视量的积累,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弘扬航天精神。(注:各答出1点即可。本题具有开放性,考生作答只要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本题以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本题要求运用认识论的相关原理来回答。人类对太空探索所蕴含的哲理考生可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太空的未知领域推动人类去探索、研究,实践的发展也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提高了人类对太空的认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类对太空的认识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人类对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等角度进行说明。 (2)本题要求运用矛盾观的有关知识来回答,结合材料,考生可从矛盾具有普遍性,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采取多种措施推进航天强国建设;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事业发展的突破口,同时科学规划,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要立足于本国经济发展和太空需要,有针对性的部署航天活动等角度来说明。 (3)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从实践观的角度,考生可从投身实践,大力宣传航天和长征精神;开展实践活动,丰富和发展航天精神等角度提出方法论建议;从发展观的角度,考生可从重视量的积累,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弘扬航天精神等角度提出方法论建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新时期,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结合面越来越广、融合度越来越深。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

随着军民融合的深度推进和特色小镇建设的持续升温,军民融合特色小镇正受到越来越 多的关注。中央先后出台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十三五”规划》等多项政策,极大动员了地方力量和民间资本的参与热情。军民融合小镇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发展特色。如陕西西安、贵州安顺,以航天产业为带动的航空类特色小镇正在崛起;而在北京、广东肇庆等地,则偏重文化生活,集军事博物、军训拓展、特色运动、旅游休闲、军民产业园等多种业态的军民融合产业小镇正在形成。

虽然军民融合特色小镇前景广阔,但也不能盲目上马项目。目前特色小镇建设已经出现过热现象,要防止打着“军民融合”幌子搞新一轮“造镇运动”。把特色小镇等视为景区开发、当成园区建设或美丽乡村建设的并非少数,应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促进地方经济建设。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科,运用的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军民融合特色小镇发展的原因。

(2)结合材科,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避免军民融合特色小镇建设走入误区。

 

查看答案

201771日海安县公安局城南派出所所长高广喜同志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在连续工作36小时后,突然累倒在工作岗位,不幸因公殉职。他从警24年来,躬耕作为、担当进取,先后被省公安厅表彰为“江苏省人民满意警察”、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高广喜同志的事迹说明

A.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 人生价值大小标准是社会评价

C. 在劳动奉献中创造人生价值

D. 价值观对人生选择有决定作用

 

查看答案

十集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2017717日开播,首次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权威报道。现阶段,我国基本矛盾的解决之所以可以通过改革来实现,是因为

A. 人类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B. 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C. 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了改变

D.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查看答案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教育部提出了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体现了

A. 物质决定意识    B. 联系具有客观性

C.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D. 发展具有普遍性

 

查看答案

风水学在国内被斥为封建迷信,在老外眼里,竟然是一门流传了4000多年、闪闪发光的古老中国艺术,吸引着这些发达国家成千上万单纯的大脑,甚至美国总统特朗普早年也雇佣风水师帮忙评测发展项目。材料说明

A. 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B. 认识主体对于获得真理性认识没有影响

C. 人对事物的喜好取决于主体意愿的满足

D. 人们的价值选择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