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开启了中国民事法律制度的“民法典时代”。
材料一 民法总则大事记
2014年10月23日 |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要“编纂民法典” |
2016年7月5日 | 民法总则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有13802人参与,提出65093条修改意见。 |
2017年3月10日 | 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围绕民法总则的重要内容发表看法,提出意见和建议。 |
2017年3月15日 |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于2017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
材料二 1987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开始实施,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具有民法总则性质的民法基本法,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经济运行和公民财产状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制定一部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社会治理实践的要求的基础性、综合性的民事法典势在必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颁行,对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完善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更加有力地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结合材料一,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制定过程对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社会历史观的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颁行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4年来,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材料一 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一带一路”建设为全球经济走出危机阴霾、实现强劲复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可以说,“一带一路”的倡议来自中国,建设成果却惠及世界。
材料二 心相通则民相亲,民相亲则国相近。民心相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和民意支撑。4年多来,“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通过互办文化年、电影节和图书展等各项文化交流,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开展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等多种形式的交往,发掘沿线深厚的人文资源,不断增进相互感情,提升互信水平,在交融往来中实现了不同文明的互学互鉴。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成果能惠及世界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一带一路”建设对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
“都说国很大,其实是一个家。家是国的家,国是家的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2017年央视春晚舞台上,影视演员成龙带领着160位大学生,结合手语深情演唱的《国家》,打动了海内外亿万观众的心。人与人的组合建设了一个家,家与家的组合成就了一个国,家庭的幸福就走国家的幸福。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处理好国与家的关系。
材料:2017年7月1日,G市和蚂蚁金服联合宣布,将在G市建设“无现金”城市,对G市人来说:未来只要是用现金支付的地方,都能使用移动支付,人们出行只需带一部手机,就能方便地购物、出行。根据规划,G市将在公共交通、医疗、社保、教育等其他非税类缴费领域推广无现金方式,让市民少跑腿、少排队,更多地享受到“指尖上的公共服务”,另外,人们用手机支付每一次的消费,还能为自己积累信用,并将这些信用转化为财富,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和公共服务。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G市建设“无现金”城市给消费者和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是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他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在艰难困苦的核潜艇研制路上,是毛泽东主席“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誓言、是对祖国政治责任感和历史的使命等理想信念,激励和指引着他一路向前。这告诉我们
①理想信念决定了人们的行为选择
②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核心和灵魂
③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
④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决定有什么样的真理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对于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意义。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体现了
①事物变化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事物的发展是联系运动变化的过程
③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结合,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
④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