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中共十八大在北京举行 ②2012年我国经济工作坚持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 30届夏季奥运会在伦敦举行 欣赏《中国好声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B 【解析】试题分析:“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③④正确且适合题意;①属于政治现象,②属于经济现象,都不适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年是中国共享单车元年。下载一个APP、缴纳一定数额的押金,就能以每小时0.5到1元的价格解锁一辆自行车任意骑行……共享单车在中国迅速走红,这为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不过,随着一大批共享单车平台“进场”,共享单车遭遇“成长的烦恼”:共享单车市场存在投资过热,停车不规范占用公共空间,用户监控系统不健全等问题;共享单车运营中存在乱停乱放、车辆毁损、车辆被盗、损坏二维码等问题。

(1)对共享单车“成长的烦恼一,如果你是人大代表,应该有怎样的作为?

(2)有网友认为:解决共享单车“成长的烦恼”,需要政府的管理与服务,所以促进共享单车健康运营责任在政府。运用政府职能昀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中国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

材料一  习近平指出,古往令来,和平发展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当今世界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不少曾经的繁华富饶之地,成为困顿、冲突和危机的代名词。人们翘首企盼,又满怀困惑。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

材料二  演讲中,习近平倡导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新丝路精神,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用6个“不”重申中国的理念和原则:“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不会干涉他国内政,不会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更不会强加于人;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4年来,“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力现实,建设成果丰硕。一方面,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另一方面,过去4年里,政策沟通不断深化、设施联通不断加强、贸易畅通不断提升、资金融通不断扩大、民心相通不断促进。

(1)请你概括材料一反映的政治现象并指出有效的化解之策。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能够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在网络安全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此法的公布和施行,不仅从法律上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利益,有效维护了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和安全,而且还有利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发挥互联网的巨大潜力。

材料二  《网络安全法》第47奈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信息的管理,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座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对此,网民小王认为,这会限制公民的权利,妨碍公民的网上言论自由。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公民遵守《网络安全法》的政治意义。

(2)请运用权利和义务关系的知识,结合材料二评析网民小王的观点。

 

查看答案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会议要求各级党委扣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到2020年通过多项举措解决5000万人左右贫困人口脱贫,社保政策兜底脱贫2000多万人口。

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各级党委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

 

查看答案

2016125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阿勒颇局势的有关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国认为,当前形势下,国际社会尤其要坚持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大方向,共同推动叙利亚问题重返通过对话协商解决的孰道,尽快找到结束战乱的根本出路,因而中国投了反对票,最终草案未获通过。这表明

①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决定作用

②我国推动国际关系朝和平方向发展

③我国与叙利亚政府根本利益一致

④在国际活动中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