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无差别的社会,更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诸如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因此,《决定》强调,对不同社会利益群体和不同的社会诉求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方式加以处理,同时,要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材料二:《决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协调利益化解矛盾关键在于体制创新,要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请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的观点,分析构建和谐社会的现状及其发展。
2014年第20届国际艾滋病大会(AIDS 2014)在墨尔本召开。科学家们已学会如何用HIV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来防止病毒的复制,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死亡率急剧下降。但研究人员至今还未找到如何从体内完全清除病毒的方法,因为与任何其他病原体不同的是,艾滋病病毒似乎天生就有潜伏和无法检测的能力。对此,丹麦研究人员提出 “先踢后杀”(kick and kill approach)疗法,力图将病毒从其藏身之处激活,然后杀死它。这表明( )
①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②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认识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的过程
④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是推动人们探索和研究的动力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有人认为“三个和尚没水喝”是由于团队成员多了会分散每个成员应有的责任,惰化成员的积极性,从而产生组织内耗,减弱群体的工作效率。这给我们的唯物辩证法启示是( )
①遵循系统内部的有序性,明确成员分工和责任
②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科学制定激励机制
③积极做好量的优化,构建合理的成员结构
④善于抓主要矛盾,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我国古人提出过很多生态文明思想,为后人留下宝贵财富。下列说法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①天与人不相预 ②畋不掩群,不取麇夭
③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不从天降也 ④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眼下“上班路上刷微博,相互沟通用微信”已成为相当多时尚达人的生活方式。移动互联网发展正在成为个人信息消费的全新载体,拉动着信息消费的增长。而庞大的用户群体和稳定的使用习惯,也给移动互联网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据相关部门统计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这表明( )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②消费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③信息消费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分析下图中的两种消费类型,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右边的消费类型优越于左边的消费类型
B. 左边的消费类型优越于右边的消费类型
C. 不同的消费观念产生不同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果
D. 左边的消费方式是西方特有的,右边的消费方式是我国特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