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0日,我国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宣布,该公司已具备圆珠笔笔头“笔尖钢”的批量生产能力,未来两年将有望占据国内市场,替代进口。“硬币钢”、“电工钢”、“耐候钢”、“笔尖钢”的陆续问世,为去产能背景下的钢铁行业乃至“中国制造”升级大大提了气,这表明
A. 中国制造的“圆珠笔头”将占据国际市场
B. 中国制造在核心技术方面不断地取得突破
C. 我国钢铁行业在去产能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D. 自主创新将会有效缓解钢铁产业库存压力
家用旅行车越来越多地走进百姓家庭。某品牌家用旅行车 的供求曲线变化如右图所示(D代表需求曲线,S代表供给曲线)。不考虑价格等其他条件,下列直接影响右图中供给曲线变化的可能因素是
A. 物流成本增加导致钢材价格上升
B. 股市上涨增加了人们的投资理财收入
C. 国家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致使孩子出生数量增加
D. 工程师开发出用于家用旅行车生产的更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器
在A市某地铁站,王女士将空矿泉水瓶投到“饮料瓶回收机”中,随后,在“手机话费、一卡通充值、优惠券”等“返利”方式中,王女士选择了“0.1元手机话费”。饮料瓶回收后会实现“瓶到瓶的循环”,即可加工为再生瓶,进入市场流通。这一“互联网+回收”的模式
①倡导循环经济理念,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②决定消费方式,提升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③创新商品价值实现方式,促进绿色消费
④创造消费动力,引导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17年我国经济发展发生了许多事件,影响着我的生活和周边的环境。
材料一:近几年,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中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7年5月13-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在此次论坛中,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将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带状经济、走廊经济、人文资源开发、贸易便利化、经济技术援助、经济一体化等各种可供选择的方式与沿线国家共同推进欧亚区域经贸发展。
(1)有人担心,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是“剃头挑子一头热”,难以实现。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进行评析。
材料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也在发生深刻的变革。针对新常态,2017党和支付的多次会议提出,要努力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通过放活市场、放宽政策,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多些雪中送炭,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
(2)分析材料二中,中央有关会议所提要求蕴含的《经济生活》依据。
材料三:2017年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也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技术实力,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进行重点部署。
近年来机器人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2017年3月,“阿尔法围棋”战胜韩国围棋名将, 再次引起人们对智能机器人的高度关注,也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其发展可能带来的风险的担忧。如果智能机器人全面超越人类智能,人类最终面对的是友好的合作伙伴还是企图控制人类的对手?如果智能机器人被滥用,对人类带来的潜在危险又会怎样?
(3)某班同学就“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否可控”展开辩论,如果你作为辩论的一方,请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 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
②综合运用《生活与哲学》唯物论、《经济生活》知识加以阐述。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 250 字左右。
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三五规划根据我国客观实际研究制定,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战略指导作用。规划要求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同时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规划要求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规划强调我国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简要分析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十三五规划对做好经济工作提出的要求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什么道理?
材料一2017年1月22日,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12月累计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7 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另据2017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 56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比上年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91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比上年增长10.7%.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进一步引发人人们对“国富民穷”的担忧。
材料二(见下图)(打印后改为2016)
(1)运用有关财政的知识,分析人们为什么会有“国富民穷”的担忧。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政府应如何“还富于民”,实现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