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的年会主题是“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当前亚洲国家仍...

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的年会主题是“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当前亚洲国家仍然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亚洲国家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退,发达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调整频繁,亚洲国家经济增速整体出现下滑,亚洲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靠一己之力发展。实现地区经济融合,这也是年会主题核心意义所在。

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已经制定,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丝路基金已经顺利启动,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经在稳步推进。欢迎沿线国家和亚洲国家积极参与,也张开臂膀欢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举。我国的主张得到了沿线国家、亚洲国家甚至世界其他国家的积极响应和参与。

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探究中国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并得到许多国家积极响应和参与的理论依据。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既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亚洲各国的利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一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有利于维护自身利益。(3分)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世界和亚洲的和平与发展。(3分) ③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各国积极参与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发展本国经济,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3分) 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为宗旨,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发展对外关系。(3分) ⑤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通过自身的努力,采取和平方式,增加财富,实现自身的发展,同时带动周边国家、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发展与合作。(3分)(以上五点答出任意四点即可给满分,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知识指向明确,即国际社会知识,要求学生分析中国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并得到许多国家积极响应和参与的理论依据。国家利益一个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打造亚洲共同体是为了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此举符合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有利于世界和亚洲的和平与发展;打造亚洲共同体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是贯彻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的体现,是我国实现自身的发展,同时带动周边国家的表现,体现了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创新和社会实践是统一的        

②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传统文化的继承 

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④创作者的综合素质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某市为了弘扬孝道,制作了一批街头公益广告,其中有“二十四孝”故事之一“埋儿奉母”,讲的是汉代人郭正为节省粮食供奉母亲,决定埋掉儿子。很多网友大呼接受不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新时代的孝文化应该摒弃传统孝道而从头开始 

②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孝道是时代的包袱 

③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根基 

④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要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第五届国际青少年黑森林文化艺术节”于2015718日在德国弗洛依登拉开帷幕。来自中国、德国、巴西等国的青少年音乐艺术爱好者,在弗洛依登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文化交流。这一活动(  )

A. 是现代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

B. 有利于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C. 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 说明多样性是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

 

查看答案

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是(  )

①民族文化高于世界文化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③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根本不同 

④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要想剪除狂野的杂草,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想让灵魂无纷忧,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启示我们

A. 文化对社会实践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B.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 美德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D. 应该主动、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