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2017年开始,文化类节目火爆荧屏,《见字如面...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2017年开始,文化类节目火爆荧屏,《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这些“高而不冷”的优秀文化节目唤起了我们心灵深处的那份对家、对国、对传统文化的情愫。

  这几档文化类节目的制作者创新思路,克服文化灌输与道德规训的“积弊”,紧紧抓住中国受众的传统文化情结这个文化的痛点,用人间情感突显文学之美,用人文情怀加深节目厚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之美给予了精准的电视阐释,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诉求,不仅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更是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和反思。

  材料二  但也有网友对这些节目提出了批评:有网友指出,这些节目的制作形式基本停留在背诵、记忆层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不甚紧密。还有网友认为主持人“尽说些漂亮而毫无营养价值的话”,或者吐槽其把“备课材料”念出来。网友们的不同评价,对文化类节目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

  (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阐释材料中的文化类节目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和反思的原因。

 (2)针对网友的批评意见,请你就如何改进文化类节目的制作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1)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该文化类节目抓住了抓住中国受众的传统文化情结这个文化的痛点,唤醒了人们对家、对国、对传统文化的情愫,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该文化类节目正确处理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克服文化灌输与道德规训的“积弊”,把握了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③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该文化类节目借助电视得到传播,扩大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④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或“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该文化类节目之所以获得好评,在于其创新思路,创新了文化传播的方法和手段。(以上每点3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2) 答案示例;①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让文学回归生活语境。 ②适应大众对文化的需求变化,不断创新文化类节目的制作模式。 ③提高主持人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答出2点即可。本题具有开放性,考生作答只要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解析】(1)本题要求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阐释材料中的文化类节目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和反思的原因。 材料中的文化类节目之所以能够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和反思,原因很多,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是因为传统文化的特点即鲜明的民族性抓住中国受众的传统文化情结这个文化的痛点,唤醒了人们对家、对国、对传统文化的情愫,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是因为该文化类节目正确处理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克服文化灌输与道德规训的“积弊”,继承中有创新,把握了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引起了人们的情感共鸣;是因为该文化类节目大胆创新,增添了时代的内容,贴近了观众的生活;是因为该节目借助了现代信息和大众传媒的作用,形式新颖,引人入胜,扩大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2) 本题要求针对网友的批评意见,请你就如何改进文化类节目的制作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建议要围绕网友的意见提出,不要离题;建议一定要具体,有可操作性。 如网友认为这些节目的制作形式基本停留在背诵、记忆层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不甚紧密。可提出要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让文学回归生活语境;如 网友认为主持人“尽说些漂亮而毫无营养价值的话”。可提出提高主持人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139个国家,70多个国际组织都派出了高规格的代表团出席论坛。有关人士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其创意起源于古丝绸之路,在继承丝绸之路精神的同时,赋予其全新的更加丰富的现代内涵和外延。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由中国首创,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受益的“交响乐”。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沿线国家要打造战略对接,密切政策沟通;深化项目合作,促进设施联通;扩大产业投资,实现贸易畅通;加强金融合作,促进资金融通;增强民生投入,深化民心相通。将丝绸之路建成一条和平、繁荣、开放、创新和文明之路。

民心相通是五个相通的社会基础。“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不仅经济发展、自然地理大不相同,而且社会历史、人文宗教也截然迥异,对“一带一路”建设构成巨大的挑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分析说明沿线国家怎样才能做到民心相通。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著名作家王蒙说:“读书不仅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态度。”中国人历来重视阅读,书籍对于人,对于社会,对于国家,都是进步的阶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要从读书开始。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读书,尊崇书香门第。譬如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更有孙康映雪、车胤囊萤、李密挂角等等,不胜枚举。可以说书香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

而当今社会,读书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却日渐成为一种奢望。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20年来几乎没变,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远离了阅读,就远离了与思想的对话。很多好的思想和观念就无法入心、入脑,内化为能量。可以说,一个缺乏阅读精神和书香气息的社会,是功利、浮躁的社会,也是缺乏创新和活力的社会。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材料二   爱读书,还须有好书,而一本好书,离不开优秀的文艺创作者。

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创作是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一部好的作品应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要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用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

(1)根据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习主席讲话精神”对文艺创作者的启示。

 

查看答案

20164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严复故居并赞誉严复:以一颗“中国心”“放眼看世界”,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老子天下、自以为是,汲取人类一切精神养料,吸纳世界所有文明成果。严复曾引赫胥黎所言:“读书得智,是第二手事。唯能以宇宙为我简编,各物为我文字者,斯真学耳”。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博采众长

③对待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要求同存异,重视文化多样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北京人艺以低廉票价,在北京、上海等地公益演出经典话剧《雷雨》,可让主演们没想到的是,他们的表演竟引起青年学生的哄堂大笑。这一笑场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文化圈人士和普通观众纷纷加入了讨论,形成了激烈的观点交锋。有人认为年轻观众不懂得欣赏经典;也有人表示,《雷雨》剧本和表演都已和时代有些脱节,笑场不能全怪观众。这对文艺工作者的启示是(  )

①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文化传播的形式 

②立足于满足市场需求,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 

③要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实现文化创新 

④要有自己的艺术坚守,不能一味迎合观众需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中国既是茶的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