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以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对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
①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就能实现质的飞跃
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
③要把握事物的多样联系,积极创造事物间的自在联系
④注重各个要素的有机整合,可以发挥整体的最佳功能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计时,而要做到准确方便计时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到“立杆测影,划分一日”,从“滴漏计时”到机械钟,从石英钟到原子钟……人类对时间计量技术和方法的探索历程表明
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②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超越自身而不断完善的过程
③人类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真理探索的过程性
④基于实践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2016年12月22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这颗卫星搭载了一台高光谱与高空间分辨率二氧化碳探测仪,将“看紧”全球变暖的祸首——二氧化碳,使我国获得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图,监测碳排放量。这表明在科学领域
①实践中新工具新设备的产生决定了认识的发展
②没有被发现的真理也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有待人们去发现
③认识应不断发展,并不断通过实践验证
④科学实验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
A. 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B. 书本知识学习不如实践本身重要
C. 理论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
D. 实践是改造社会和自然的直接现实性活动
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告诉我们
①人们的认识受各自所处的环境、地位的影响
②人们的追求、境界不同,认识也就必然不同
③看问题、办事情要从大处着眼,树立全局意识
④只有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才能真正认识事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关于人为什么比动物聪明的问题,世界上主要有两派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人的脑容量大,然而总能发现比人脑更大的物种;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脑重”与体重之比,人是最大的,可是发现的一种野外鼠类,比例比人还高。可见,“现有的观点,总能找得到反例”。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的认识的无限性决定了人的认识不可能达到真理
②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
③在实践基础上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一个认识深化的过程
④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