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年前,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写了一部科幻名著《海底两万里》。2017年5月23日,新华社记者乘坐“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全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下到4811米海底时发现,海底世界的许多细节都与《海底两万里》中的描写不谋而合。这表明
①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 ②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超前反映事物
③人们能直接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 ④意识活动的创造性能将幻想变成现实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千百年来,凭借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与转换,中国画于发展中寻觅传承,于传承中孕育发展,突破中不逾矩,圭臬中求突破,亘古至今。这体现出:
A. 一切运动变化都会促进事物的发展 B. 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 发展就是对传统的充分肯定 D. 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
因为眼睛不同于照相机,视觉是对客体再加工的心理历程,而不是机械的复制,所以有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这表明:
①错觉夸大了人的主观意识,具有唯心主义的倾向
②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错觉的客观物质性表明意识与物质具有同一性
④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位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他们使用高等数学方法研究物质的不寻常阶段或状态,如超导体、超流体或薄磁膜,得益于他们的开创性工作,人类有机会了解物质新的奇异阶段。这一成果让我们进一步领悟到: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物质是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国庆逢中秋”是由闰六月所致。2017年是农历丁酉年,因有一个闰六月,10月4日将会出现中秋国庆喜相逢的情况,这是古人为协调阳历与阴历的天数、更好地指导生活和生产而设置闰月的结果。这说明:
①世界观决定人们的方法论 ②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
③哲学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中国人对“房”总是情有独钟。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国人的“家国伦理”。造成了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家”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住之所,也是最终的情感归宿地。与国外截然不同的是,中国人渴望“居者有其屋”,不愿意租房,往往不惜集合几代人的力量购房。在助长了高房价的同时,个人也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成为“房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评析“家国伦理”对于中园人住房消费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