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民法总则》根据社会新形势对现行《民法通则》作出了不少调整和创新,对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了积极回应。《民法总则》与国家其他领域的法律规范一起,构成我国法律体系的统一整体,共同支撑着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材料二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2017年3月15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民法总则》贯彻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结继承我国民事法治经验,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全面系统地确定了我国民事活动的基本规定和一般性规则。
(1)结合材料一,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民法总则》制定体现的哲学观点。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是怎样制定《民法总则》的。
漫画《圆规与人生》(图中文字:圆规为什么可以画圆?因为脚在走,心不变;你为什么不能圆梦?因为心不定,脚不动。)带给我们正确的人生启迪主要有( )
①人生价值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展现出来
②从正确的价值观出发推动社会和自我的发展
③必须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的实现
④明确主观愿望与现实结果之间存在着一致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6月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会见企业家代表时指出,国际上一些领域出现产能过剩,这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很多国家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的一个结果。在消化过剩产能方面,中国为白己的结构性改革做出了努力。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①结构性改革是基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②改革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③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产能过剩,表明社会意识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④改革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模式的创新,推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个人文明素养的提升,不会一蹴而就,是一个发乎内、显于外的过程。一个城市的文明素养,也需要每个市民持之以恒地点滴践行。可见,提升城市文明索养需要
①通过文明实践升华人的内在认知 ②在主观与客观的绝对对立中实现
③以积极心态看待个人的成长发展 ④市民做好文明实践的量变的积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虚实作为一对相反而又相成的范畴,普遍存在于中国文化之中.譬如齐白石的《虾》(下图),画中无水,却让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水的存在,此为虚实相生。下列选项强调“虚实相生”的有
①中医:病之虚实者,出者为虚,入者为实
②兵法: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③古诗词:写景为实,抒情为虚,虚由实生,实仗虚行
④书法:以虚明实,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体积不变的木桶,先放满小砾石,大石块很难再搁下;如果换个顺序,小砾石就能填满石块间的缝隙。实验有力地证明
①把握事物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可以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②发挥关键部分的决定作用,能使事物的性质和状态发生根本转变
③从事物存在的客观条件出发,有助于提高事物的整体功能和效率
④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事物的特性满足人们的需要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