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为“两权...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为“两权分离”。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大量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农村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土地承包权主体同经营权主体分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近年来,国家开展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向农民“确实权、颁铁证”0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三权分置并行,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对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将产生深远影响。

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观的?

(2)运用“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之路。

(3)有人担忧,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会导致私有化。请针对此担忧写一篇时事评论。

要求:①论点紧扣论题,评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加以阐述。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300字以内。

 

(1)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从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到三权分置,体现了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三权分罝改革保留了土地集体所有权和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改变了土地不可流转的状况。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坏节,其实质是“扬弃”。 ③改变原有的土地制度,增加土地流转权,实行三权分置并行,体现了坚持革命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④实行三权分罝并行,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体现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实行三权分置并行对我国农村土地刺度改革将产生深远影响。体现创新推动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发展。 (2)①坚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同经营权分离现象越来越普遍,国家实施土地三权分置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国家实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建立在土地制度改革实践经验基础上的。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的认识,说明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和方向。从土地改革“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罝”,只是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其所有权依然归集体,公有制的性质没有改变,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和主流,因此,不会导致土地私有化。在我国,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只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采取分档给分。围绕主题的其他论述,若言之有理,可的情给分。) 【解析】本题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唯物论、认识论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本题设问指向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观的,属于体现类试题。“体现类”题目的要求是:抽象出设问指定的材料内容所联系的理论知识,实现材料内容与相关知识的正确联结,并将其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解答这类题目可采用“定点—透联—作答”的三步解答法,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透联、作答。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这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然后结合材料分析是如何体现的,实现理论与材料结合。 (2)本题考查“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之路。“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指的是唯物论与认识论。唯物论主要包括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认识论主要包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之路进行分析即可。 (3))本题要求考生针对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会导致私有化写一篇时事评论。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和方向。然后分析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只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空气污染和垃圾推持正日益成为困扰中国各大城市的难解之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面对雾霾天气,目前人们有两种心理倾向,一种是这种雾霾天气是全国性的。一些地方认为,如此大范围的污染天气,仅靠自己这里一个地区的治理是没有用的。另一种倾向是“谁都有话要说,谁都有理”。企业说,几万职工要吃饭,停掉生产只能靠政府来补贴生活;工地说要赶进度,必须在时限内完成;车主说我们不愿意换车……

(1)运用联系的相关观点,说明两种心理倾向的不合理性。

材料二:实行垃圾分类,各国模式虽有不同,但目的都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为了社会资源的再利用;二是为了有效防止污染;三是对人的一种教化。

垃圾作为城市发展的附属物,人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又是垃圾的受害者。我们更应是垃圾公害的治理者,要努力让垃圾分类成为民众的一种自觉行为。

(2)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阐述对“垃圾分类是对人的一种教化”的理解。

 

查看答案

80年前,长讧途中的红军将士不畏艰险,趟激流、攀雪山、过草地,谱写了二万五千里的红色奇迹,这次远征所铸就的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忠诚爱国的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80年后的今天,成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更要坚定理想信念,立足世情国情党情把长征精神传承好、弘扬好。”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相关知识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与长征精神的关系。

(2)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长征精神内涵的体悟。

 

查看答案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 则》。《民法总则》吸收了民法通则规定的民事基本制度和一般性规则,同时作了补充、完善 和发展。《民法总则》最大的突破,就是在编纂民法典的统一的思路之下,把已有的分则各个部分单行法共同适用的规则集中起来,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规定民法的基本规则。这样就能够把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等各编统一协调起来,将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民法典的体系。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出手相助时却往往有所顾虑:好心办坏事怎么办?《民法总则》引入“好人法”条款,规定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该条款体现了公序良俗这一民法的基本原则,意在匡正社会风气,激发斗志。

(1)根据材料,提炼《民法总则》制定中蕴含的辩证法思想。

(2)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好人条款体现了公序良俗这一民法的基本原则”的价值所在。

 

查看答案

自由贸易区是指主权国家或地区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并在投资领域给予外商更多的优惠政策的关税隔离区。继设立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之后,20169月,我国又新增辽宁等7个自贸试验区,代表着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入试点探索的新航程。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将给我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促进贸易便利化,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激发企业竞争活力,推动科技创新

刺激消费需求,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增加区内投资,提高投资收益率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下列俗语或广告词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对应连线正确的是

A. “货多不值钱”一一商品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B.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一一贷款消费是居民的最佳选择

C. “让每个家庭拥有平安”一一购买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D. “不看广告看疗效”一一消费的从众心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