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大地不老——201路最美际遇充满诗情和画意。但从哲学角度看
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②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
③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 是不可能存在的
④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 只能是美好的祝福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据报载,北京市从2016年开始,高考语文、数学分值由150分增加为180分,英语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以多次参加,满分为100分,降低50分。对此,多数从事语文数学教学的教师表示赞成,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表示反对。这说明:
①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②人们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强烈的社会反响是对社会客观实际的反映 ④人们的立场和实践不同,产生的认识一定不同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某校高二(1)班学生在开展探究活动中,找到以下材料:哲学是法国高中生的必修课和高考的第一门科目,语文和数学因为属于技能则被放在哲学考试之后;今天法国依然保留了18世纪在咖啡馆、沙龙中讨论甚至辩论哲学的习惯,这种经常组织哲学讨论的咖啡馆在法国有数百家。该班学生据此材料可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哲学产生于日常生活与学习中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④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既是重大的战略布局,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内涵。下面对于“四个全面”认识不科学的是:
A. “四个全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四个全面”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C. “四个全面”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D. “四个全面”符合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
2015年初,引发人们广泛关注的电影《狼图腾》与纪录片《穹顶之下》内容虽然迥异,但主题都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应深刻把握: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③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不可协调 ④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重大影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