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为中华文化所吸收和借鉴。这突出体现了( )
A.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 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D. 中华文化的继承性
点校本《史记》初版问世54年之后,迎来了首次修订本。2013年10月19日,北京、台北、东京、纽约等24个城市29家书店举行了中华书局版《史记》修订本全球首发式。《史记》修订本的出版标志着受到海内外关注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进入正式出版阶段。海内外高度关注和重视中国史书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
①中华史书典籍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②中华史书典籍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③史书典籍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史书典籍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重要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要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中华文化自信的底气源于()
①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比其他民族文化更优越
④当代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迥异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造就了多样化语言风格,产生了不同方言,并在时间的积淀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这说明我国方言文化()
①底蕴丰厚,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因时而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③风格多样,源于地理环境的差异
④绚丽多彩,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在我国,孝文化由来已久。据文献记载,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这说明()
A. 继承传统文化应海纳百川,博采众长
B. 孝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C. 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D. 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涌现出一批中外合作大学,他们大多使用外国的教育模式和知识体系,学生在接触外国的教育理念和知识体系时容易受“非中国人”立场的诱导,本土学术文化往往被弱化、淡化、边缘化。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 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B. 文化交流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 国外教育理念与知识体系不符合国情
D. 要坚决反对封闭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