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讲的是“历史如此然”,也就是说历史是如此的;历史哲学探究的则是“历史之所以然”,也就是说历史为什么是如此的。由此,我们可以推断
①历史学以历史哲学为指导 ②历史学以历史哲学为基础
③历史哲学与历史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④历史哲学与历史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与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脱出愚蠢。”亚里士多德意在说明
①哲学的智慧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产生的
②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③人们创造哲学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④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鸡儿跑。这是内蒙古某地半农半牧草原上恢复生态、建设“美丽中国”的新鲜场景。在草原上散养鸡,鸡吃草籽、昆虫等,提高了肉蛋品质,增加了牧民收益,又能有效控制草原虫害。以后,可以让牛羊改吃农田秸秆,这样既可让过度放牧的草场得到休息,又能把大量秸秆变废为宝,避免秸秆在田间焚烧带来空气污染,而粪便或沼渣还田又增加了农田地力。这一新模式能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运用把握规律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中草原养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新模式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某校高三学生围绕“什么是世界的本原”这一问题,搜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 “理生万物” “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还在这里”
材料三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气者,理之依也。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何共同点?
(2)材料三所反映的观点是什么?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反映的哲学观点是( )
A. 人的认识能力是不受空间限制的
B.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C. 空间的无限性
D. 时间的无限性
李克强用“骑自行车”比喻中国经济的发展:“稳”不意味着不动,“不动就会像骑自行车,会摔下,所以我们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这说明( )
A. 静止是无条件的、永恒的
B. 运动和静止是不可分割的
C.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D.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