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万卷史书中,字里行间随处可见“家国”二字。无论社会变迁沧海桑田,不管乡野小农高官巨贾,人人皆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规则,在中国人心中总是充溢着“家国”的浩然正气。以下名言诗句中能体现这种家国情怀的是( )
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④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说明( )
A.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B. 只要大力创造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
C. 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
D. 所有文化作品都凝聚和蕴藏着中华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总会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她自强不息。对中国人而言,这种力量就包括女排精神。在中国,女排精神 ( )
①一直深植于中国女排的运动基因之中,需通过夺冠表现出来
②是激励女排队员在竞技赛场谱写壮丽凯歌的重要精神支柱
③曾经成为推动全国人民建设强大祖国的智力支持
④传承了中华民族精神,助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红军长征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其铸就的长征精神成为今天激励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巨大动力。这表明长征精神
①凝聚着不屈的时代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②根源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③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
④是人民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礼记·王制》曰:“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古代社会里,语言不通严重地妨碍着人际交往,汉字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让各地区的人相互交流,读书学习,形成了统一的价值观、统一的文化体系、统一的国家观念,使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而屹立不倒。可见,汉字( )
①文化内涵丰富,独具中国特色 ②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③传承中华文化,凝聚强大力量 ④促进文化传播,增强价值认同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目前,我国重点保护和发展人口较少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代表性项目,如高山族的拉手舞,布朗族的弹唱、蜂桶鼓舞,怒族的达比亚舞、仙女节,毛南族的打猴鼓舞、花竹帽编织技艺、肥套……材料从二个侧面表明
①中华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③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④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