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雨露霜雪,2 000多年前的先人观天时万物,总结出二十四节气,曾在漫长的农耕时代被人们奉为“圭臬”。花知时而开,人顺势而立,与天地唱和,与万物相谐——节气中所体现出来的天、地、人合一的共生理念,绵延至今。
这说明( )
①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传统文化注重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
③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
④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文化和享用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中国的传统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如“百度”二字,出自词人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②中华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狂欢节起源于欧洲的中世纪,后来葡萄牙人把这一传统带到了殖民地巴西。今天的巴西狂欢节充满历史的积淀,每一个巴西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文化归宿。
这说明( )
①文化传播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②民族文化有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标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饰颇似中国的缠枝莲,而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
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外国人来中国观光,同时又有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到世界各地旅游。观赏自然风光和领略“异国风情”是跨境旅游的两个主要目的。领略“异国风情”,实际上是在感受和体验( )
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③世界文化的趋同性
④不同文化的排他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闭幕,中国土司遗址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总量继续稳居世界第二。
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