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有科学家指出,质子的半径比以前认为的要小4%。如果这个结论进一步得到证实,那就意...

有科学家指出,质子的半径比以前认为的要小4%。如果这个结论进一步得到证实,那就意味着,要么阐释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电动力学理论本身有问题,要么许多基于现有质子大小计算所使用的里德伯常量是错误的。不管是何种情况,都意味着我们需要重写基础物理理论。科学家在已形成结论的领域进行不断研究、反复论证,甚至改写相关理论体系,这说明

物理学上现已获得的真理性认识都是特定过程的产物,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物理学现有的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真理和谬误相伴相长于物理学研究的全过程

研究对象的无限性及其绝对运动的属性,决定了物理学任何研究成果都只是相对正确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A 【解析】科学家在已形成结论的领域进行不断研究、反复论证,甚至改写相关理论体系,这说明真理性认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①③正确;②说法错误,真理与谬误有着严格的界限;④说法太绝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曾经说过:“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这主要表明

A.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B. 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C. 认识的目的是追求终极真理    D.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查看答案

据报道,天文学家分析150光年外一颗白矮星周围的岩石碎片发现,他们可能是含有大量水分的一颗行星留下的残骸。这是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含水行星的残骸,表明很久以前那里可能有类似地球的宜居行星。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

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超越历史条件的制约

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在一个宇宙天然透镜的扭曲、放大下,天文学家观测到90亿年前一次超新星爆炸形成的被称为爱因斯坦十字的四重像。这种爱因斯坦100年前在广义相对论中预测的奇特天文现象,曾在类星体中观测到过,但对超新星而言还是第一次。这佐证了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人类认识受客观条件制约

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一直以来人们对彗星充满无限瞎想。为了解彗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欧洲航天局于2014年11月通过罗塞塔号探测器向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核成功发射着陆器菲莱。对彗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彗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彗星认识的深化发展

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彗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彗星认识的根本动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纪录片《穹顶之下》引发了空前广泛的社会关注。针对雾霾产生的原因,有人认为燃油和烧煤是产生雾霾的两大罪魁祸首,而中石化方面认为烧煤是主因,燃油只是次因。对此,专家、学者与网民也都提出了不同看法。从认识的主体上看,人们对雾霾的成因持不同的看法,这是因为

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是有差异的

认识主体的立场不同会导致其对同一对象产生不同认识

人们的意识活动会随着客观事物的不断变化而变化

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会导致其对同一对象价值评价不同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