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人们对热现象的认识,走上了一条曲折的道路。英国物理学家布莱克提出了系统的“热质说”,这种观点统治了上百年。越来越深入的实践,推动着人们对热本质的认识。19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热质说”破产。1842年,德国医生迈尔,经过对前人实践成果的研究和亲自实践,提出了能量转化守恒的思想。这一过程表明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②世界上总有一些事物是人类终究不能认识的
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经历一个先错误后正确的历程
④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本质的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①④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了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拓展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外延。这说明
A.认识能反作用于实践
B.实践与认识相互促进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
墨子说:“言论足以付之行动的,就推崇它;不足以付之行动的,就不要推崇。不足以付之行动,却要推崇它,就是空言妄语了。”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一致的是
A.卧看满天云不动,天知云与我俱东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
D.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在宇宙的构成中,人类已知的物质仅占4%左右,而暗物质量几乎是已知物质的6倍,但科学家一直未找到它存在的证据。后来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公布了其主持的大型粒子物理实验——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的首批研究成果,使人类对宇宙中暗物质的认识更进了一步。从中可以看出
①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断得到自然科学的证实
②社会实践是推动认识不断进步并深化的动力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过程的滞后性
④科学实验的进展程度最终取决于认识的深化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书本里面是种不出水稻来的。”袁隆平用通俗的语言告诉我们
A.事物运动遵循固有的规律
B.任何权威不可能永远正确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真理随历史条件丰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强调实干兴邦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联系。之所以要强调实干兴邦,是主要是因为实干具有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社会历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