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这样描写时间的味道:时间是食物的挚友,也是食物的死敌。...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这样描写时间的味道:时间是食物的挚友,也是食物的死敌。”对“时间的味道”的描述说明

①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②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③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④矛盾的普遍性离不开矛盾的特殊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C 【解析】“时间是食物的挚友,也是食物的死敌”说明在不同的条件下,挚友可以向死敌转化,这体现了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①正确;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②错误;“时间是食物的挚友,也是食物的死敌”说明时间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使食物发生质的变化,这表明了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③正确;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④表述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5年6月29日,李克强在布鲁塞尔出席2015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并致辞指出,中国正在推进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城镇化进程。欧洲城镇化已走过几百年历程,积累了丰富经验,值得中国学习借鉴。学习借鉴欧洲城镇化经验的哲学依据是

①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②矛盾的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③矛盾的特殊性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④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低头族是指如今无论何时何地,个个都做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的人。手机填满的人们的时间却也阻断了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交流和有效的沟通。这一担忧是对手机为载体的移动互联网带来的负面效应的深层忧虑。对此,从哲学角度来看,我们应该

看问题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

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明确事物性质

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事物的主要矛盾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2015328日,习近平主席于《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中,在引用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观点后指出,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从哲学上来看,习近平主席引用“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观点意在表明( 

A.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B. 事物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C. 矛盾的特殊性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

D. 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

 

查看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如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近年来,文艺批评领域有一种风尚,那就是以西方文艺理论为标准,度量中国文艺作品,阐释中国文艺实践,裁剪中国文艺审美。一些理论家、批评家总以为只有当代西方的文艺理论先进、高明,中国的文艺作品只有合乎西方标准,才是佳作,否则,无论大众如何欢迎,都是次品。

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走出部分理论家、批评家的思想误区?

(3)2017年是高考制度恢复四十周年。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招生制度从定向招生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教育部决定,到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更好地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因为实现中年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

在纪念恢复高考四十周年的时刻,某班以“教育公平”为主题展开讨论,请你为如何实现教育公平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9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以下简称《国歌法》),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国歌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升旗仪式、大型活动、体育赛事等,很多场合都需要奏唱国歌。但是,由于过去没有针对国歌的专门立法,一些人在不适宜的场合也奏唱或播放国歌,比如门店开业、私人庆典等,甚至还有人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这些行为,极大地损害了国歌的神圣与庄严,也在无形中伤害了国民感情。

人们对国歌的恶搞、滥用和缺乏尊重,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缺乏立法,人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对待”国歌,往往因无知而“犯错”;二是有关部门不知道该如何处罚损害国歌尊严的行为,“放纵”了损害国歌的行为。对此,《国歌法》对应当奏唱国歌的场合,礼仪规范等作出规定,专门明确了奏唱国歌的场合和规范,并将侮辱国歌上升至追究刑责的层面,同时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唱国歌、爱国歌。

结合材料,分析国歌立法的政治意义,并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公民在推动《国歌法》落实的过程中应如何发挥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