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9日,从陕西宝鸡到甘肃兰州的宝兰高铁正式通车运营。如果你从宝鸡出发,早上可能还在宝鸡吃西府醋粉,中午就可以吃上兰州拉面。材料透视出
①文化无时不在、无时不有
②民族文化是识别民族身份的依据
③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
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某全国政协委员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富矿,我们需要从中不断攫取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东西,去传承它,从而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该观点是基于
A. 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
B. 传统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
C. 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D. 漠视优秀传统文化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动力
唐代书法家李邕说:“似我者俗,学我者死。”郑板桥提出:“未画以前,不立一格;既画以后,不留一格。”这表明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③是否标新立异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
④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国各地文明形态千差万别,文明交流互鉴不应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这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启示是:
①理解个性,呈现多元共生的局面
②求同存异,避免不同文化的分歧
③平等交流,维护人类文化的生态平衡
④相互借鉴,辩证分析不同文化的优劣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2017年全国两会上,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中国商品遍及全球市场,要让中国商品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良好载体,在一些出口的商品中体现中国文化创意。这反映了:
①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以重大影响
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借助经济活动,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④商贸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节日是破解一个民族特征的密码。一个民族信仰什么、看重什么、期待什么,往往可以通过节日一窥究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③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集中展示和体现
④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