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提出到2020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 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的目标,全国各地打响了一场扶贫攻坚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中央确立了共享发展的理念,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央坚持“分类施策”的原则,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提高扶贫实效。
材料二 有专家指出:治贫先治愚,既要扶智又要扶志。要发挥扶贫对象的主体作用,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观念。
结合材料,谈谈中央扶贫措施所蕴含的辩证唯物论道理。
习近平主席在给北京大学学生的回信中说:“‘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人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这要求我们要
A.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B. 大力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水平
C. 全面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D.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孔子云:“德之不厚,行之不远。”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提倡“厚德”是因为
A. 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B. 正确的价值观对人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C.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D.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忠孝”是儒家传统的核心要义之一。在封建的等级社会,“忠孝”往往意味着效忠皇上或儿子无条件服从父亲。但在今天,“忠”多指忠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孝”也不是“愚孝”,而是地位平等下的法律和道德义务。“忠孝”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含义表明
A. 经济利益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B.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因人而异
C.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D.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
2016年10月1日起,“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推行。从唯物史观看,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
①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③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 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6年是中国近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孙中山先生的生命早已逝去,但他提出的“天下为公”“振兴中华”等思想,时至今日仍未过时。从这个角度而言,纪念孙中山,不仅是纪念那一代人的血与火,更是审视当今的中国与世界。孙中山的上述思想之所以仍未过时,是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
A. 正确预见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B. 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C. 正确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践
D. 超越了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