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当今世界,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扩大文化交流、提升国家形象,不断扩大本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西方媒体在国际舆论格局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掌握着更多的话语权。某些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极力用自己推崇的文化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为提升我国国家形象,我国不断扩大自己的声音,如中央电视台开设多个语种频道、人民日报社及其它报社增设驻外机构、我国开办近700所孔子学院、播放国家形象宣传片等,在传递客观真实信息与文化价值的同时也了解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与人文风情,拉近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距离。
运用文化多样性知识说明各国扩大文化交流的原因与原则,并给我国进一步提升国际形象提两条合理建议。
“金城千里,天府之国”,这是《史记》对西安的描述。
以“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弘扬文化、改善民生、提升城市”为目标,西安市将城市建设与公共文化相融合,对渗透至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的文化表达敬意,使其惠及人民。
近些年来,西安市加大投资力度,建成了包括大雁塔文化景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在内的遗址公园群落和公共文化空间12000亩,成为市民文化休闲的主要承载区;建成运营文化场馆100余个,吸引了大批国际一流音乐家和乐团的造访;培育了1100多家文化企业,为市民文化生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西安市上述举措对改善人民生活和推动城市发展的现实意义。
(广东卷32)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的,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仍投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①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 ②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
③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 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天人合一,顺时而食。”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在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芒种的乌梅酥、大暑的荷叶饼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时令点心。这表明( )
①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
③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的影响 ④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物日益增加,数字化资源在图书馆馆藏中的比例不断上升。2014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向读者提供了大型数字化产品——《中华经典古籍库》,为读者查阅古籍,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方便。由此可见
A. 科学技术发展决定文化的性质 B. 传统文化要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C. 传统文化的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D. 文化传播手段的丰富有助于文化的传承
盘龙藻井变身雨伞,飞檐角上的瑞兽蹲踞在铅笔上,朝珠成了时尚耳机……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正襟危坐”,以馆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这说明( )
A. 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
B. 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
C. 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
D. 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